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更漏子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诗集

注解

春夜阑:春夜将尽。阑,尽。
春恨:春日的思愁。切:急切,这里有绵绵不觉之意。
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难凭:无所依托。
芳节:百花盛开时节,犹言春天时节。
丁香千结:此处谓固结不开,犹人之愁固结不解。千,一作“半”。
宵雾:夜雾。
晖:光辉灿烂,一作“辉”。

简介

《更漏子·春夜阑》是晚唐五代词人毛文锡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女主人公相思怨情。上片写春夜相思。或直道情怀,或以景烘情,把相思孤独之情写深、写苦。下片写天晓后的怨情。“偏怨别”二句,加一倍写怨深;“庭下”句,以景烘情;末三句,以乐写哀,浓化了主人公的怨情。全篇情景交融,含蓄深婉。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春的深夜静静的,春的思愁绵绵不绝,花丛外杜鹃鸟的声声啼叫,似在挽留西去的残月。相思的人不见踪影,相思的梦也难成,我那孤独的心,如红纱罩里的一点残灯。
最恨的是这时分别,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阶下的丁香花繁叶茂,每一朵都似同心结。夜雾渐渐地飘散,朝霞在天边灿烂,梁间呢喃着亲亲的细语,飞来了一双春天的燕。

评价

陈廷焯《云韶集》:“‘红纱一点灯’,真妙。我读之不知何故,只是瞪目呆望,不觉失声一哭。我知普天下世人读之,亦无不膛目呆望失声一哭也。”“‘红纱一点灯’五字五点血。”
俞陛云《五代词选释》:“上阕言春夜之怀人。质言之,人既不见,虚索之梦又无凭,则当前相伴,惟此一点纱灯,照我迷离梦境耳。下I阕言春日之怀人,霞明雾散,见燕双而人独也。”
李冰若《栩庄漫记》:“文锡词质直寡味,如此首之婉而多怨,绝不概见,应为其压卷之作。”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