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论语三则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诗集

注解

敏:聪明。
好:喜好。
耻:以……为耻。
知:同“智”,聪明,智慧。
箪(da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陋巷:破败简陋的居住区。
堪:忍受。
《诗》:指《诗经》。
兴:抒发情志。
观:观察(社会与自然)。
群:结交朋友。
怨:讽谏怨刺(不平之事)。
迩(er):近。
识:认识,了解,记。
厌:满足。
诲:教导。

简介

暂无内容

佳句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

孔子说:“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一种智慧。”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评价

《论语》三则中第一则提出了学习中绝不能弄虚作假,不懂装懂,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别人取长补短。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