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六祖坛经 · 忏悔 · 第三节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诗集

注解

宝林:宝林寺,曾名中兴寺、法泉寺,宋朝叫南华寺,在广东韶州(今韶关)南华山。
韶州韦刺史:在韶州任地方行政官的韦琚,刺史是主管当地行政的官员的名称。
大梵寺讲堂:韶州有大梵寺,曾名开元寺、崇宁寺、天宁寺和报恩光孝寺等,慧能在此开山传法。讲堂即讲经说法的厅堂。
开缘说法:缘是梵语意译,即攀缘,发生良好关系。慧能为大众说法,就让大众与佛教结了缘。
儒宗学士:儒家的读书人,学士是尊称。
僧尼道俗:僧和尼是佛教的男女信徒;道指道教徒,俗指信教而未出家的人。
法要:佛法的要义。
善知识:佛教术语,指信仰佛教掌握佛理而一心向善的人。这里是对佛教信众的敬称。
菩提:梵语音译,旧译为道,新译为觉,即觉悟。自性:即本性,禅宗认为每个人本来都有佛性。
直了:即顿悟,这是禅宗主张的修行觉悟法门。
严父:古时候说父严母慈,故称严父。
本贯范阳:范阳在今北京市大兴、宛平一带。据敦煌本,本贯作本官,意谓慧能的父亲原在范阳做官,但从《神会语录》开始,范阳被写成慧能的籍贯。
左降:被贬官降职。左和右表示尊卑之义,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这里是左卑右尊之意,故称左降。岭南:五岭以南,即今广东地区。
新州:今广东省西南部新兴地区。
父又早亡:据《景德传灯录》,慧能三岁时父亲去世。
南海:今广东省佛山市一带。
《金刚经》:一部印度佛经,汉语版《金刚经》历史上共有六个著名译本并传,最通行的是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年)译出本。
蕲州:今湖北省蕲州西北。
五祖忍大师:慧能之师弘忍被后世禅宗尊为五祖(602—675年),湖北黄梅人,一说江西浔阳(今九江市)人,本姓周。主化:(用佛教)主持教化。
取银十两:敦煌本无客赠银两事,是“惠能闻说,宿业有缘,便即辞亲”,这有违于传统孝道,从惠昕本开始就加上了客赠银十两安置老母的情节。
獦獠:音同“葛僚”,是当时对携犬行猎为生的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可能当时慧能的穿戴像少数民族。
和尚:梵语音译,尚也写作上,本是印度称老师的俗语,中国佛教中是对僧人的尊称,泛化后则指出家的佛教徒,尊义渐减。
作务:干活,劳动。
福田:好像种田会有收获,信佛教行善事也会有福报,故称福田。
根性大利:教讲究慧根,即心性中有信佛的因子,大利指领悟很快,这是赞美语。
行者:方丈的侍者,也指游方僧人,这里指寺院内管理杂务的僧人。
踏碓:碓是过去舂米的器具,一般为石制,配有杠杆原理的木槌,用脚踩木槌将稻碾为米,故叫踏碓。
般若:也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等,是梵语音译,一般读作“波耶”,意译的话,就是智慧的意思。
偈:梵语意译,又译颂,四句整齐韵语,用于表达一种对佛法的理解、赞颂。又偈与竭意通,即摄尽其义之意,也就是完全概括了微言大义。
处分:这里是吩咐的意思。
澄心:清心,使心思进入感悟佛理以便作偈子的境界。
大师:指慧能。
神秀:俗姓李,河南开封尉氏人。当时是弘忍的首席大弟子,后来受唐王朝礼遇,他的禅学流派在历史上号为禅门北宗。
教授师:梵语阿阁梨的意译是教授,即规范正行,教授师是对可以教授规矩仪则而作众僧表率之高僧的敬称。
谩作:胡乱作。意思是自己作的偈子一定水平不高。
依止:仰仗追随。
供奉卢珍:供奉是唐朝皇宫中对有某种技能的人给予的官职名称,供奉卢珍即一个叫卢珍的宫廷画师。
五祖血脉图:将初祖达摩到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禅宗传承过程画成图。
菩提树:印度的一种常绿乔木,传说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觉悟成佛,故名菩提树。明镜台:即明镜,《大乘起信论》中曾把众生的心喻作镜子。宿业障重:宿即过去、前世;业是梵语羯磨的意译,指人的一切思想言行;障是障碍;重即严重。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第五品中语,原意是佛祖对须菩提说佛祖所有的身相,都是虚妄不实的,意思是一切皆空才是佛门真谛。
恶道:即三恶道,是地狱、饿鬼、旁生(除人之外的一切动物),三善道是天、人、阿修罗(即“非天”,有“天福”而无“德”者),三善道和三恶道合起来就是六道轮回。
炷香:即烧香。炷是动词。
慈悲:《智度论》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所以慈悲就是与众生同乐,救众生苦难的一种所谓菩萨情怀。
念念:每一个念头之间,指极短暂的瞬间。
万法:法是梵语达摩的意译,指一切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道理等,所以万法就是指包罗万象的一切。
无上菩提:最高的觉悟。
童子:还没有正式出家的少年,或小沙弥一类。
上人:本是对德行高者的尊称,这里慧能用以称呼童子,是表示格外尊重的意思。
别驾:官名,刺史的佐僚。
肉身菩萨:虽然还是父母给予的肉身,但在精神上已经达到了菩萨的境界。
腰石:腰里捆绑一块石头以增加身体重量,便于踏动舂米碓。
米熟也未:米舂好了没有。熟是舂好的意思。
犹欠筛在:还差一道用筛子筛的工序,暗示还需要五祖点拨验证的意思。
丈夫:如来有十号,其一叫调御丈夫。
天人师:如来十号之一,意为天和人都尊佛为师。
顿教:禅宗以顿悟相标

简介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什么叫圆满报身?就像一盏灯能够除去千年的黑暗,一点智慧能够消灭万年的愚昧。不要总是想以前的事,已经过去的就不能再得到了。要经常想以后的事,让每一个念头都圆满和融,通达明亮,这就能自我认识自己的本性。善和恶虽然很不相同,人的本性却没有两样。这种没有区别的本性,叫真实的本性(也就是如来佛性),在这种真实的本性中,不会沾染善,也不会沾染恶,这就叫圆满报身佛。自己的本性中只要产生一个坏念头,就消灭了经历万劫而来的善因。如果在本性中产生了一个好念头,就能让恒河里的沙那样多的恶业除尽,直到获得无上的觉悟。每一个念头中都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不失掉本来的善念,这就叫圆满报身佛。”“什么叫千百亿化身?如果什么都不思想,人的本性本来像虚空一样。只要产生了一个念头的思想,就叫变化,想坏事,就变为地狱;想善事,就变为天堂。想恶毒伤害就会变成凶恶的龙和蛇,想慈善悲悯就会变成救苦的菩萨,想智慧就会变成上界,想愚蠢就会变成下界。自我的本性变化很多,迷惑之人不能反省察觉,每一个念头都会产生恶的意向,就会常做坏事。如果幡然改想一个善念头,智慧就立刻产生。这就叫自性化身佛。”“善知识们,人本来具有佛法之身,因此在每一个念头中都能认识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报身佛。从报身佛的角度考虑,就是化身佛,自己觉悟自己修行,积累自己本性的功德,就是真正的归依。皮和肉构成人的色身,色身就像房屋一般,并不是归依。只要能觉悟自己本性中的三身佛,就是认识了自己本性中真正的佛。我有一篇《无相颂》,如果能诵读修行,就能让你积累下的劫数迷惑罪孽立刻消除。颂说: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慧能大师说:“善知识们,大家都要诵读理解这篇偈语,按照它来修行,就能在念诵中认识自己的本性,这样的话,即使和我相距千里之遥,也能像常在我身边一样。如果诵读它仍然不能觉悟,那么就是面对面,也和相距千里远一样,又何必辛劳地远道而来听我说法呢?大家各自珍重回去好自为之吧。”大家听了慧能大师讲说佛法后,没有不豁然开朗的,都欢欢喜喜,遵嘱修行。

评价

暂无内容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