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更漏子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诗集

注解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无漏子”。《金奁集》入“林钟商调”。双调四十六字,上片两仄韵,两平韵,下片三仄韵,两平韵。
眉浅:谓眉色浅淡,如淡烟中的柳叶。澹:通“淡”。
翠幕:指翠色的帘幕。一说指床头锦帐。
同心:同心结。古人惯用锦带制成的菱形连环回文结,表现恩爱同心或结为夫妻。
待:鄂本作“侍”。熏:熏香。
蝉鬓(bìn):此处用来形容古代美女的发式,指发型梳整得很美观,鬓发薄如蝉翼。崔豹《古今注》卷下: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翼,故曰蝉鬓。”愁绝:愁极。
宫树暗:破晓时庭院中的树影转暗。
鹊桥:指银河。银河横斜,谓夜将尽,天将明。
玉签:古代漏壶中的浮箭。一说报更的器具。《陈书·世祖记》:“每鸡人司漏传更签于殿,乃令送者必报签于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报明:报天晓。

简介

《更漏子·相见稀》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完整地描写了闺中女子彻夜等待情人到来而终至绝望的情景。上片写相思相忆,下片写忆后愁极。全词运用了正面烘托和反面映衬的手法,将清夜的冷月、幽暗的宫树、玉签的报晓,透过清冷的景致渲染出凄苦的情感氛围,塑造了一位深情的闺中思妇形象。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相见总是那样稀少,相忆的时间却很久很久,她那浅浅的眉色已淡如烟柳。入夜,她又放下垂,把同心结系在床头,在熏香的绣被里将郎君等候。
城头的月色白如霜雪,蝉鬓的姑娘愁欲断肠。树影在月落时渐渐暗去,鹊桥空空地横在银河上。相思的人儿还不见踪影,只听报晓的玉签在耳边回响。

评价

明人汤显祖:“口头语,平衍不俗,亦是填词当家。”(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
清人王士禛:“‘蝉鬓美人愁绝’,果是妙语。飞卿《更漏子》《河渎神》,凡两见之。李空同所谓‘自家物终久还来’耶?”(《花草蒙拾》)
近人李冰若:“飞卿词中重句重意,屡见《花间集)中。由于意境无多。造句过求妍丽,故有此弊,不仅‘蝉鬓美人愁绝’一句已也。”(《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