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