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棠诗社

  • 推荐
  •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不限

  • 上古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南北朝

  • 隋

  • 唐

  • 五代十国

  • 辽

  • 宋

  • 金

  • 元

  • 明

  • 清

  • 当代

Logo海棠诗社

海棠诗社,古诗词的数字桃源

GitHubGitHubTwitterX (Twitter)DiscordEmail
Built withLogo of MkSaaSMkSaaS
网站导航
  • 诗词推荐
  • 诗文检索
  • 作者检索
  • 名句检索
热门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给孩子的诗
热门作者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李清照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服务条款
© 2025 海棠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陈于王[清]

陈于王,字健夫,苏州人,入沈阳,隶汉军,后居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一带)人,平生嗜好诗文,著有《西峰草堂杂诗》。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桃花扇传奇》问世后,陈于王有感于短命昏君朱由崧重蹈南朝陈后主覆辙的历史事实,激愤难抑,吟咏脍炙人口的怀古名篇《题桃花扇传奇》:“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汤绍恩[明]

汤绍恩,字汝承,号笃斋,明代四川普州(今安岳)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历任户部郎中、安德知府、绍兴知府、山东右布政使等职。后致仕归,年97而卒。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

祁彪佳[明]

政治家、戏曲理论家、藏书家。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宏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山阴(今属浙江绍兴)梅墅村人。 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四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后受权臣排斥,家居8年,崇祯末年复官。清兵入关,力主抗清,任苏松总督。清兵攻占杭州后,自沉殉国,卒谥忠敏。 有戏曲批评著作《远山堂曲品剧品》存世。

晁错[汉]

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汉景帝四年(西元前一五四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鼂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鼌错于东市。鼂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又主「移民实边」以禦匈奴。其政论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代表作有《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对策》等。

翁方纲[清]

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小石帆亭著录》等。

兰楚芳[元]

兰楚芳,也作蓝楚芳,西域人。官江西元帅。“丰神英秀,才思敏捷”。(《录鬼簿续编》)在武昌(今属湖北省)时常与刘廷信赓和乐章,人多以元、白拟之。明·朱叔《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秋风桂子”。入明皈依佛门(据谢应芳《龟巢集·方外交疏贺兰楚芳住法济寺》)。

杨景贤[元]

杨景贤,名暹,后改名讷,字景贤,一字景言。生卒年不详。然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云“与余交五十年”,永乐初尚得宠于朱明,可知杨氏乃元末明初戏曲家。

陈均[宋]

宋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字子公,一字公齐。陈昉兄子。从真西山学。以荫入仕。历知东阳、丽水、西安县,江州通判,後除江东提刑,改广东。徭人犯边,漕臣方摄帅,邀功囚平民数十,均审核而纵之,被中伤去。起为江西提刑兼知赣州。宋理宗宝祐三年(西元一二五五年)直祕阁(《咸淳毗陵志·卷八》)。景定四年(西元一二六三年),知镇江府。景定五年(西元一二六四年),知平江府(《至顺镇江志·卷十五》)。宋度宗咸淳元年(西元一二六五年)起历检正,贾似道在西湖,欲以堂印自随,均争之,以为堂印无出城之理,复坐免。寻以枢密都承旨、祕阁修撰致仕。卒年八十一。生平见民国《平阳县志·卷三十二·陈均传》。

荀悦[汉]

荀悦(148~209),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史学家、政论家,思想家。名士荀淑之孙,司空荀爽之侄,其父荀俭早卒。 汉灵帝时期宦官专权,荀悦隐居不出。献帝时,应曹操之召,任黄门侍郎,累迁至秘书监、侍中。侍讲于献帝左右,日夕谈论,深为献帝嘉许。后奉汉献帝命以《左传》体裁为班固《汉书》作《汉纪》,写成《汉纪》30篇。建安十四年(209年)逝世,年六十二。 荀悦另著有《申鉴》5篇,抨击谶纬符瑞,反对土地兼并,主张为政者要兴农桑以养其性,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还著有《崇德》。

顾嗣协[清]

顾嗣协,字迂客,号依园(在苏州家境宽裕,构筑有依园),又号楞伽山人,江苏长洲(属苏州)人。他出生于诗文极盛的江南,诗才甚高,是清代有名诗人,著有《依园诗集》(六卷)、《漪园近草》等。

葛洪[晋]

东晋 著作《抱朴子》

脱脱[元]

脱脱(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九年(1349年)农历闰七月,复出为中书左丞相,至正十年(1350年)农历四月,脱脱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被赞誉为“贤相”。至正十一年(1351年)修黄河民工起义,镇压抗元红巾军。他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职流放云南,后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假传元惠宗诏令自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班彪[汉]

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 西汉末年,为避战乱至天水,依附于隗嚣,欲劝说隗嚣归依汉室,作《王命论》感化之,结果未能如愿。后至河西(今河西走廊一带 ) , 为大将军窦融从事 , 劝窦融支持光武帝。东汉初,举茂才,任徐县令,因病免官。班彪学博才高,专力从事于史学著述。写成《后传》60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为后世所重。其子班固修成《汉书》,史料多依班彪,实际上是他修史工作的继续。其女班昭等又补充固所未及完成者。

许穆夫人[周]

许穆夫人,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出生于春秋时期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 她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

黄巢[唐]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时人。初为盐帮首领,售私盐为业,后成农民军首领,曾自立为帝,尊号为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国号大齐,史称黄巢之乱。黄巢退败时死于部下之手。野史有称“黄巢杀人八百万”恶名。

赵岩[元]

字鲁瞻号秋巘长沙人

叶衍兰[清]

叶衍兰(1823-1897) 字兰台,号南雪。番禺(今广州)人,原籍浙江余姚。咸丰六年(1856)进士。授户部主事。赋诗绮才惊人,有"梁鸳鸯"之目。既长,以工词负时誉,与沈世良、汪瑔并称"粤东三家"。刻意于吴文英,而得张炎之神,反映时事之什,允称词史。又工书,精鉴赏,手绘清代学者遗像,各附以小传,成《清代学者象传》,自顾亭林至魏默深凡百十七人,其孙恭绰,为影印传世。又摹陈其年填词图、清微道人空山听雨图等。弟子昌广生、潘飞声等皆以诗名于时。有《课余琐谈》、《馆阁爵里考》、《番禺县续志稿》、《剪松阁随笔》、《中华画人室随笔》、《海岳楼诗》、《秋梦庵词》等。

沈朝初[清]

清江苏吴县人,字洪生,号东田。康熙十八年进士,授编修,累官至侍读学士。曾分纂《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明史》、《平定朔漠方略》、《唐类函续编》,凡历五馆。

金人望[清]

金人望,字留村,歙县人,康熙壬子副贡,官马平知县,同州知州,庄浪同知,既解组,构收帆别业,遂侨居凉州不归。

薛福成[清]

清江苏无锡人,字叔耘,一字庸庵。同治六年江南乡试副贡生。参曾国藩、李鸿章幕府。官至湖南按察使。曾上《治平六策》、《海防十议》。旋任出使英、法、义(意)、比四国大臣。在外留心考察,力争创设南洋各岛领事,以保商为急务。好为古文辞,对遗闻轶事及海外状况,尤多论列。有《庸庵文编、笔记》、《出使英法义比日记》等。

叶嘉莹[当代]

叶嘉莹,女,号迦陵,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干宝[晋]

东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志怪小说的创始人,字令升,东晋汝阴新蔡(今属河南)人。祖父干统,三国时为东吴奋武将军都亭(今湖北恩施)侯;父干瑩,曾仕吴,任立节都尉,迁居海盐。干宝勤学博览,晋元帝时以才器召为佐著作郎,「以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曾参与镇压荆湘流民起义(杜韬之乱),赐爵关内侯。後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东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曾奉命领修国史,著《晋纪》,时称「良史」,现在已经失传。好阴阳术数,撰《搜神记》,刘惔誉为「鬼之董狐」,记录神仙鬼怪之事,原有三十卷,现在仅保存二十卷。精于易学,著有《周易注》十卷、《周易爻义》一卷、《周易宗涂》四卷、《周易问难》二卷、《周易玄品》二卷等书,今皆散佚,散见于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陆德明《经典释文》。咸康二年(公元336年)卒。另撰有《易音》、《毛诗音》、《周官礼注》、《答周官驳难》、《周官音》、《後养议》、《春秋左氏函传义》、《春秋序论》、《正音》、《立言》等。作品多佚,後人有辑本。尚秉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元时有屠曾者,始辑其佚。明下德间,其孙勋重订,其书刻在《盐邑志林》,即今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所据而补订,武进张惠言梓入《易义别录》,历城马国翰、甘泉黄奭又据而参校习刊之,载《玉函山房辑佚书》、《汉堂丛书》中。孙、马、黄三家辑本,互有详略,然马、黄多者二事,孙多者七事,较其得失,孙本为优」。

施翠岩[宋]

江采蘋[唐]

唐玄宗妃。泉州莆田人。开元初,高力士使闽,选入宫中,大见宠幸。善属文,自比谢女。所居悉植梅花,帝因其所好,戏名梅妃。

  • 上一页
  • 1
  • More pages
  • 79
  • 80
  • 81
  • More pages
  • 101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