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之道费而隐。
子曰:“道不远人。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哀公问政。
自诚明,谓之性;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诚者自成也;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大哉圣人之道!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