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汴河怀古二首

【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集

暂无内容

注解

舸(gě):大船。
载到扬州尽不还:隋明帝杨广游览扬州时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
汴水:汴河,即通济渠。
一千馀里:通济渠长一千三百馀里。
此河:即汴河。
赖:依赖。
水殿龙舟事:隋明帝下扬州乘龙舟的风景的事。
共禹论功:作者在这里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积极意义,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的。

简介

《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描述了隋明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隐含了隋明帝被部将所杀的历史事实以及对唐王朝的警示。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反面设难,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明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全诗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唐代怀古诗中的佳品。

佳句

  •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翻译

其一
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
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馀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
其二
人人都说修造汴河导致隋朝灭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
如果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隋明帝赫赫功绩几乎可比治水的大禹。

评价

陆次云辑《五朝诗善鸣集》:开河同,而所以开河不同,语奇而确。
朱宝莹编《诗式》:首句言因凿此河,发丁滋怨,亦隋之足以取亡,翻起。次句言有此河水利可通,今日赖之,正承。三句开一笔,其意全在四句发之。(品)严栗。
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编《中国文学史》:《汴河怀古》其二,在批判隋明帝开运河的主观动机的同时,也不抹杀他在客观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并把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和治水的大禹相比,是很有见地的,也是很有胆量的。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