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感弄猴人赐朱绂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诗集

暂无内容

注解

题注:《幕府燕闲录》云:「唐昭宗播迁,随驾伎艺人止有弄猴者,猴颇驯,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号孙供奉,故罗隐有诗云云。朱梁篡位,取此猴,令殿下起居,猴望殿陛,见全忠,径趣其所,跳跃奋击,遂令杀之。」
弄猴人:驯猴之伎艺人。
就试:应考,参加考试。唐·刘兼《玉烛花》诗:「正当晚槛初开处,却似春闱就试时。」
五湖:其说不一,《〈史记〉索隐》认为指太湖、洮湖、鄱阳湖、青草湖和洞庭湖。此处泛指一切佳山胜水之地。诗人乃馀杭人,故举「五湖」概称。
五湖烟月:指诗人的家乡风光。
胡孙:猴之别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百》:「猴玃:猴者猿猴,俗曰『胡孙』。」
买取胡孙弄(nòng):一作「学取孙供奉」。供奉,唐时以文学或技艺侍奉宫廷者。
著绯(zhuó fēi):穿绯色的官服。唐制,官四、五品服绯。

简介

《感弄猴人赐朱绂》是唐代文学家罗昭谏的诗作。此诗前两句诗人回忆自己十幾年科举考试的经历,语言中充满了辛酸和无奈;後两句诗人自嘲自己还不如那个耍猴的杂技艺人能逗君王开心加官进爵。全诗充满讽刺,表面意思是羡慕耍猴艺人,实际上是讥讽唐昭宗不分贤愚,竟然宠信一个弄猴人,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平。
「弄猴人」是驯养猴子的杂技艺人。据《幕府燕闲录》载,黄巢起义爆发,唐昭宗逃难,随驾的伎艺人衹有一个耍猴的。这猴子驯养得很好,居然能跟皇帝随朝站班。唐昭宗很高兴,便赏赐耍猴的五品官职,身穿红袍,就是「赐朱绂」,并给以称号叫「孙供奉」。「孙」不是这个人的姓,而是「猢狲」的「狲」字谐音,意谓以驯猴供奉御用的官。罗隐这首诗,就是有感此事而作,故题曰《感弄猴人赐朱绂》。
昭宗赏赐孙供奉官职这件事本身就很荒唐无聊,说明这个大唐帝国的末代皇帝昏庸已极,亡国之祸临头,不急于求人才,谋国事,仍在赏猴戏,图享乐。对罗隐来说,这件事却是一種辛辣的讽刺。他寒窗十年,读书赴考,十试不中,依旧布衣。与孙供奉的宠遇相比,他不免刺痛于心,于是写这首诗,用自己和孙供奉的不同遭遇作鲜明对比,以自我讽嘲的方式发感慨,泄愤懑,揭露抨击皇帝的昏庸荒诞。
诗的前二句概括诗人仕途不遇的辛酸经历,嘲笑自己执迷不悟。他十多年来一直应进士举,辛辛苦苦远离家乡,进京赶考,但一次也没有考中,一个官职也没有得到。「五湖烟月」是指诗人的家乡风光,他是余杭(今属浙江)人,所以举「五湖」概称。「奈相违」是说为了赶考,衹得离开美丽的家乡。反过来说,倘使不赶考,他就可在家乡过安逸日子。所以这裏有感慨、怨恨和悔悟。後二句便对唐昭宗赏赐孙供奉官位事发感慨,自嘲不如一个耍猴的,讥刺皇帝衹要取乐的弄人,抛弃才人志士。「一笑君王便着绯」,既痛刺唐昭宗的癥结,也刺痛自己的心事:昏君不可救药,国亡无可挽回,有许多忧愤在言外。

佳句

  •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翻译

十二三年我困于考场历尽艰辛,多少良辰美景也衹能不去问闻。
还不如去购买一隻小猴子耍弄,逗得君王开心一笑就绯袍加身。

评价

宋·曾端伯《类说》引《幕府燕闲录》:唐昭宗播迁,随驾伎艺人止有弄猴者。猴颇驯,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号「孙供奉」。罗隐下第诗云:「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绯」。
清·黄九烟《唐诗快》:弄猴人乃赐朱绂,则朱绂亦不值一钱矣。唐末时事至此,安得不亡。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