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一节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夭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诗集

注解

诸冯、负夏、鸣条:古代的地名,传说中舜居住过的地方。
岐周:岐山下的周邑。毕郢:地名,在今陕西咸阳东。
符节:古代表示印信之物,用玉或铜、竹等原料制成虎、龙等形状,或篆刻文字,剖为两半,各执其一,有事则左右相合,以为印信。
揆(kuí):道理,准则。

简介

暂无内容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孟子说:“舜诞生在诸冯,迁居到负夏,死在鸣条,是东方偏远地区的人。文王生在周国的岐山,死在毕郢,是西方偏远地区的人人。两地距离一千多里,时代相隔一千多年。但是当他们得志时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却像符节相合那样相同,古代的圣人和后代的圣人,他们的准则是相同的。”

评价

暂无内容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