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申鉴·俗嫌

或问卜筮。曰:“德斯益,否斯损。”曰:“何谓也?”“吉而济,凶而救之谓益;吉而恃,凶而怠之谓损。”
或问曰时群忌。曰:“此天地之数也,非吉凶所生也,东方主生,死者不鲜;西方主杀,生者不寡,南方火也,居之不燋;北方水也,蹈之不沈。故甲子昧爽,殷灭周兴;咸阳之地,秦亡汉隆。
或问五三之位周应也,茏虎之会晋祥也。曰:“官府设陈,富贵者值之;布衣寓焉,不符其爵也,狱犴若居,有罪者触之;贞良入焉,不受其罚也。”或曰:“然则日月可废欤?”曰:“否。曰元辰,先王所用也,人承天地,故动静焉顺焉。顺其阴阳,顺其日辰,顺其度数。内有顺实,外有顺文,文实顺,理也,休〕徵之符,自然应也。故盗泉、朝歌,孔、墨不由,恶其名者,顺其心也。苟无其实,徼福于忌,斯成难也。”
或曰:“祈请者诚以接神,自然应也。故精以底之,牺牲玉帛,以昭祈请,吉朔以通之。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请云祈云,酒膳云乎哉?非其礼则或愆,非其请则不应。”
或问祈请可否。曰:“气物应感则可,性命自然则否。”或问:“避疾厄,有诸?”曰,“夫疾厄,何为者也?非身则神身。不可避,神不可逃;可避非身,可逃非神也。持身随天,万里不逸,譬诸孺子掩目巨夫之掖,而曰逃可乎?”
或问人形有相。曰:“盖有之焉。夫神气形容之相包也,自然矣。贰之于行,参之于时,相成也,亦参相败也。其数众矣,其变多矣,亦有上中下品云尔。”
或问神仙之术。曰:“诞哉!末之也已矣。圣人弗学,非恶生也。终始,运也,短长,数也。运数非人力之为也。”曰:“亦有仙人乎?”曰:“僬侥桂莽,产乎异俗,就有仙人,亦殊类矣。”
或问:”有数百岁人乎?”曰:“力称乌获,捷言羌、亥,勇期贲、育,圣云仲尼,寿称彭祖,物有俊杰,不可诬也。”	
或问:“凡寿者必有道,非习之功。”曰:“夫惟寿,则惟能用道,惟能用道,则性寿矣。苟非其性也,修不至也。学必至圣,可以尽性,寿必用道,所以尽命。”
或曰:“人有自变化而仙者,信乎?”曰:“未之前闻也。然则异也,非仙也。男化为女者有矣,死人复生者有矣,夫岂人之性哉?气数不存焉。”
或问曰:“有养性乎?”曰:“养性秉中和,守之以生而已。爱亲、爱德、爱力、爱神,之谓啬,否则不宣,过则不澹。故君子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滞底。昏乱百度则生疾,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所以养神也;寒暄虚盈消息必得其中,所以养体也。善治气者,由禹之治水也。若夫导引蓄气,历藏内视,过则失中,可以治疾,皆非养性之圣术也。夫屈者以乎申也,蓄者以乎虚也,内者以乎外也。气宜宣而遏之,体宜调而矫之,神宜平而抑之,必有失和者矣。夫善养性者无常术,得其和而已矣。邻脐二寸谓之关,关者所以关藏呼吸之气,以禀授四体也。故气长者以关息,气短者其息稍升,其脉稍促,其神稍越,至于以肩息而气舒,其神稍专,至于以关息而气衍矣。故道者,常致气于关,是谓要术。凡阳气生养,阴气消杀,和喜之徒,其气阳也,故养性者,崇其阳而绌其阴。阳极则元,阴极则凝,元则有悔,凝则有凶。夫物不能为春,故候天春而生,人则不然,存吾春而已矣。药者疗也,所以治疾也,无疾则勿药可也。肉不胜食气,况于药乎?寒斯热,热则致滞,阴药之用也,唯适其宜,则不为害,若己气平也,则必有伤。唯针火亦如之。故养性者,不多服也,唯在乎节之而已矣。”
或问:“仁者寿,何谓也?”曰:“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徵不至,而休嘉集之,寿之术也。”曰:“颜、冉何?”曰:“命也,麦不终夏,花不济春,如和气何?虽云其短,长亦在其中矣。”
或问黄白之俦。曰,“傅毅论之当也。燔埴为瓦则可,烁瓦为铜则不可,以自然验于不然,诡哉!歒犬羊之肉以造马牛,不几矣,不其然欤?”
世称纬书,仲尼之作也,臣悦叔父故司空爽辨之,盖发其伪也。有起于中兴之前,终张之徒之作乎?或曰:“杂。”曰:“以己杂仲尼乎?以仲尼杂己乎?若彼者,以仲尼杂己而已。然则可谓八十一首,非仲尼之作矣。”或曰:“燔诸?”曰:“仲尼之作则否,有取焉则可,曷其燔?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诗集

注解

暂无内容

简介

《申鉴》是中国东汉末思想家荀悦的政治、哲学论著。《后汉书》本传说,荀悦志在匡辅献帝,因曹操揽政,“谋无所用,乃作《申鉴》”。意为重申历史经验,供皇帝借鉴。全书5卷,包括《政体》、《时事》、《俗嫌》、《杂言》5篇。明代黄省曾做了注释,有明嘉靖四年黄氏文始堂刊本,涵芬楼《四部丛刊》影印明文始堂本等。《申鉴》有明黄省曾所作注,《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引据博洽,多得悦旨”。有《龙溪精舍丛书》本、《小万卷楼丛书》本以及《四部丛刊》影印明文始堂刊本。

佳句

  •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翻译

暂无内容

评价

暂无内容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