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最高楼 · 咏梅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衣带水,隔风烟。铅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诗集

注解

最高楼:又名《最高春》。双调八十一字,亦有七十八字至八十五字各体。平韵间叶仄韵,但亦有全用平韵或全用仄韵者。
“春乍透”二句:言春意刚刚显露,梅花的清香却早已传播开来。
斗清妍:以清雅绝俗的花姿斗奇争胜。
流苏带:用五彩丝结成的带饰。辟寒钿:用辟寒金制成的首饰:魏明帝时,有人献嗽金鸟,不怕寒,常吐金屑如粟,宫人争以鸟所吐金为钗铒,称之为“辟寒金”(见段成式《西阳杂俎》)。这两句描绘出梅花的形象。
“更朝朝”三句:言可笑当年,有人竟为琼树美艳,朝朝欣赏:言外之意是说,比之梅花,琼花只能博得一笑而已。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唐人《松窗杂录》记载:“开元中禁中初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白者,上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事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李龟年持金花笺,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李白《清平调词》第三首云:“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沉香亭:亭名。《雍录》载:唐兴庆宫图龙池东有沉香亭。“树不着唐昌宫里玩”:据唐人康骈《剧谈录》记载,长安安禁坊唐昌观有玉蕊,每当春天花开时,乘车骑马来观赏的人很多。这两句以牡丹和玉蕊为反衬,认为虽然这两种花很鲜艳,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并不能与梅花相比。
“铅华”句:曹植《洛神赋》说洛神(宓妃)“芳泽无加,铅华弗御”,“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铅华:搽脸用的粉。“蛾眉”句:唐张祜《集灵台》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至尊:指皇帝。两句意为:只有宓妃和虢国夫人能与梅花相比。
浑:完全。这三句说:眼前的梅花与宓妃和虢国夫人的容貌太相像了,因而引发了自己更多的怜惜之情。

简介

《最高楼·咏梅》是南宋词人陈亮所作的一首诗词。此词首先描绘了梅花的迷人外形,以传说中的美好事物来比喻其树、枝、须;之后突出其特有的风范和姿态,把梅花写得清新高洁,一种“更堪怜”的花卉以鲜明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从而间接地表达了词人本身不甘沉沦,积极向上内心世界。此词独出心裁,立意深远,表意含而不露,多处用典,采用各种反衬意象烘托,可谓别具一格。

佳句

  • 铅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

翻译

春色忽然浓透了,到了百花吐艳的时候,而梅花早在春尚未透之前,它的芳香就已经暗暗传播开来。它们在幽静的院落里,以自己的清高绝俗的标格,斗奇争妍。它的紫檀色般的枝干,下垂有如流苏;它的金黄色的须蕊,胜过辟寒金做成的花钿。琼树它虽华贵,比不上高洁的梅花,只值得一笑。
沉香亭上的牡丹花和唐昌宫里的玉蕊花虽被万千游人所爱,但高洁的梅花也不愿与之为伍。能够与其并列的形象都与其有着一衣带水的联系,只是还隔着蒙蒙的风烟。就像洗尽铅华呈素姿的宓妃和蛾眉淡描的虢国夫人。但现在,虽然梅花与她们看似相同,但际遇却相差甚远,对比之下,十分可怜啊。

评价

厦门市诗词学会会长、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黄拔荆《中国词史》上卷:陈亮的写景咏物词也多有寓意,而且能自出机杼,不落俗套。如《最高楼·咏梅》,此词托梅咏志,词中不但突出了梅花的风神,而且传达了自己的情志,在咏梅词中可称独标一格。
扬州大学教授李廷先《宋词鉴赏辞典》:宋人咏梅的词很多,大多把它写得高标傲俗,孤芳自赏,以寄托自己的出世思想。在写法上,一些典故如“寿阳”、“弄笛”之类,也被用得很滥。这首词却能另出新意,把梅花写得高洁绝俗,难以比并,却并无傲俗之意,这是词人积极用世思想的反映。在写法上也别出心裁,摒弃一切熟滥典故,为了突出梅花形象,他用了三种花的形象作为反衬,又用了两个人物形象加以烘托,这种写法也是少见的。陈亮的咏梅词传到今天的有九首之多,这是其中写得最好的一首。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