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减字木兰花 · 寓意

云鬟倾倒,醉倚阑干风月好。凭仗相扶,误入仙家碧玉壶。
连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 
                

诗集

注解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鐘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鐘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鐘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前後阕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减字木兰花》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句句用韵,仄韵与平韵交互,每两句为一意群,词意转折,适于各种题材,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题作「寓意」。
碧玉壶:傅子立注:「《神仙传》:『壶公者,不知其姓字。卖药不二价,常悬空壶于霤上,日入之後,公辄飞入壶中。人莫见,唯汝南费长房于楼上见之,知非常人,乃日洒扫,进饼饵;公受而不谢。如此积久,公知长房笃信,语长房曰:「见我跳入壶,便随我跳入。」长房承公言,试跳即入壶矣。但见楼观五色,重门阁道,左右侍者数十人。公曰:「我仙人也,忝天曹职。所统以多时不勤,公见谪,暂还人间耳。」』《後汉书·费长房传》与所注《神仙传》小有异同。」刘尚荣按:「《後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费长房传〉》所载壶公事与《神仙传·卷九·壶公》小异。」龙榆生笺引《後汉书·费长房传》:「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後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与别。』长房使人取之,不能胜,又令十人扛之,犹不举。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连天衰草:傅子立注:「胡曾云:『黄金台上草连天。』」刘尚荣按:「句出《黄金台》诗,见宋洪景庐编《万首唐人绝句·卷五十三》,别见《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七》。」
下:《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调名下题作「不」。
走:傅子立注:「『走』,音奏,汉文帝曰『此走邯郸道』是也。」刘尚荣按:「事详《史记·卷一百〇二·张释之传》,云文帝『指示慎夫人新丰道曰:「此走邯郸道也。」』《集解》引如淳曰:『走,音奏,趣也。』」
「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句:傅子立注:「世说范蠡相越,平吴之後,因取西子,遂乘扁舟,汎五湖而去。杜牧之《杜秋娘》诗:『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刘尚荣按:「勾践灭吴後,范蠡辞于王,乘轻舟汎五湖而去。事详《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越灭吴,)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然而未云『取西子』事。又《吴越春秋》、《越绝书》均不载范蠡携西子汎五湖之事。杜诗见宋·姚宝之《唐文粹·卷十四下》、《全唐诗·卷五百二十》。」

简介

暂无内容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酒醉後头髮散乱,依靠着栏杆发现眼前一片美景。倚仗别人搀扶我,进入仙家的境地。
一望无际的枯草,我从水路取道苏州,就随着范蠡退隐江湖离开仕途么?

评价

暂无内容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