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馀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宁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乃今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无他故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乎尔,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足下前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城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
                

诗集

注解

杨八:名敬之,在杨族中排行第八。柳宗元的亲戚,王参元的好朋友。
仆:自谦之词,柳宗元自指。
骇:惊怕。
盖将吊而更以贺也:意谓何不把慰问更改为祝贺呢?盖,通“盍”,“何不”的意思。
荡焉泯焉:荡然无存。
炀(yàng):焚烧。
赫烈:火势猛烈的样子。
虞:忧虑。
滫(xiǔ):淘米水。
瀡(suǐ):古时把使菜肴柔滑的作料叫“滑”,齐国人称之为“瀡”。
倚伏:出自《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为祸是福依托之所,福又是祸隐藏之所,祸福可以互相转化。
小学:旧时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
蓄:藏。
衔忍:含在口里忍住不说。
嫌:怀疑,猜忌。
奋其舌:这里指对皇帝劝谏、上疏等。
孟几道:孟简,字几道,擅长写诗,尚节好义,是柳宗元的好朋友。
涤荡:洗涤,清除。这里是焚烧殆尽的意思。
黔其庐:烧焦了房屋。黔,黑色。
赭(zhě)其垣:烧红了墙壁。赭,红色,这里做动词用。
其实出矣:您的真实情况显露出来了。
祝融、回禄:都是传说中的火神名。
宥(yòu):宽恕。
彰:明白。
喙:鸟兽的嘴,这里借指人的嘴。
于兹:从此。
尔:您。
许不吊灾,君子恶之: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八年(前524年),宋、卫、陈、郑四国发生火灾,许国没有去慰问,当时的有识之士据此推测许国将要灭亡。
异乎古:与古代有些不同。
古书:具有古人风格的书法。
吴二十一武陵:即吴武陵,排行二十一,柳宗元的学生、朋友。
桎(zhì)梏(gù)甚固,未可得也:意谓束缚思想的东西甚为牢固,文章未必有可取之处。桎梏,本指刑具,这里是束缚的意思。这两句是作者的自谦词。
不悉:意谓不再一一具说了。古时书信中的套语。

简介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写给好朋友王参元的一封信。这封信第一段写自己从杨八那里得知了王参元家里失火的消息。中间五段分别说明“始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三层意思,着意阐述自己所以致书祝贺朋友家失火这个违反常理的奇论的原因,层层递进。最后一段写自己想念王参元,传递了对友人的深切关爱之情,更包含着对友人前程的无限关怀之意。这封信纵横转换,曲折抑扬,淋漓酣畅,入情入理。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得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遇火灾,家里没有一点积蓄了。我开始听到很吃惊,接着感到怀疑,最后竟然非常高兴,于是我准备慰问您,现在却改变了,要向您道喜。由于相隔很远,信里的话又很简单,我仍然不能彻底了解您家的情形,假如果真是像大水冲过一样毁灭丢失,都没有了,我就更要因此向您道喜。
您一向小心地奉养双亲,使父母早晚享受天伦之乐,只希望全家平安无事。现在竟然有一场大火肆虐的灾祸,使您震惊不安,并且调和饮食的工具,或许因此不能供应:我因此刚一听到这消息就大吃一惊。
一般人都说,盛衰祸福相互依存,得和失不会一尘不变,也许一个人将要大有作为,那么开始受到种种困苦惊吓,因此有火的灾害,有小人们的怨恨,身心经受各种劳苦颠沛的磨炼,然后能有光明坦荡的前途。古代的仁人志士都是这样。我认为这条道理太迂远,大而无当,即使古代的圣人也不认为事情确实那样发展:这是我后来疑惑的原因。
像您这样遍读古人的书,能写文章,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者很有研究,具备如此众多的才学,而在仕进上却不能高出于一般的士人,达到显赫的地位,这实在是没有别的原因。京城中有不少人说您府上广积财富,那些爱好廉洁名声的士大夫,都害怕、忌讳,不敢称赞您的优点,只是一个人自己知道,放在心里,长期含忍,不能把它说出口。因为公理难以伸张,世情又多猜忌。一旦有人说出称赞您的话,那班以讽刺攻击为能事的小人就以为那人必定得到您的厚礼了。
我从贞元十五年(799年),看见您写的文章,放在心里有六七年,从来没说过,这是我只顾自己而对不起公道很久了,不单对不起您呀。等到我做了御史尚书郎,自已认为有幸而做了皇上身边的臣子,可以放胆说话,想趁此彰明您受阻滞的情况。但是,我有时在同行面前称赞您时,仍然有相视而暗笑我的。我实在是痛恨自己的品德修养还不足以使人亮察,素来清白的名声还未能确立,因而遭到世人的猜忌。我经常与友人盂几道谈起这件事,并对此痛心不已。于是现在正好您的家财被天火烧得精光,众人的疑虑也一起化为灰尘。烧黑了您的屋宇,烧红了您的断垣残壁,从而表示您一无所有;而您的才能,才可以表白清楚,再不被谣言所污染。您的真相显露了。这真是祝融、回禄在帮助您啊!这样看来,我和几道十年来对您的了解,还比不上这次火灾一个晚上给您造成的好名誉。都会原谅并表扬你,可以公开宣扬你的才能了,使得那些有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毫无顾忌地为您说话了;主持考试的,可以大胆录取您,不再怕别人说闲话。现在,我就是想要像过去那样避免嫌疑,被人嘲笑,可能吗?从此,我对您寄予了很大希望,因此,最后我非常高兴。
在古代,哪一个诸侯国有灾祸,其他诸侯国都来慰问。有一次许国不慰问宋,卫,陈,郑的灾祸,君子都憎恶之。现在,我说明的事理是这样的,和古代的有不同,本来准备慰问您,却变得要向您道喜。
颜渊和曾参供养父母,使父母感到愉快的方面远远超过一般人,物质上的一点欠缺又有什么值得不满意的呢?您先前要我的文章古书,我始终没有忘记,只是想等到有几十篇后再一起带给您而已。吴二十一来我这里,说您写有《醉赋》及《对问》,非常好,可要寄给我一本。我近来也喜欢写文章,与在京都时很不一样,想与您这样的人说说话,可受到很严的限制,无法实现,趁着有人南来,给您一封信打探一下您的生活情况,不能详尽。宗元向您问好。

评价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是书以闻失火,改吊为贺,立论固奇。纵横转换,抑扬尽致,令罹祸者破涕为笑,则其奇处耳。”
清·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奇思隽语,出于意外。”
清·过珙《古文评注》:“失火而贺,最是奇情恣笔。”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