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礼记 · 檀弓 · 曾子易箦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诗集

注解

曾子:即曾参,孔子弟子。
寝疾:病倒,卧病,此偏向于病倒。寝,睡卧。疾,小病。
乐正子春:曾参的弟子。
曾元、曾申:都是曾子的儿子。
隅:名词作状语,在角落。
华而睆(huǎn):华美,光滑。
箦(zé):席子。
瞿然:惊叹的样子。
季孙︰鲁国大夫;曾子受其赐箦,非礼也。
革:通「亟」,指病重。
变:在此指移动
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正而毙︰谓合于正礼而殁。
反:同「返」。
没:同:「殁」,死。

简介

曾子易箦选自《礼记》檀弓上,《古文观止》中亦有收录。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现山东省今济宁市嘉祥县)人。孔子弟子之一。曾子是一个视守礼法甚于生命的人,他没有做过大夫,无意中用了大夫专用的席子。假如他死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那就是「非礼」了,哪怕是处于弥留之际,也依然命令儿子给他更换席子,刚换完,他就无憾而终了。文中曾子的形象惟妙惟肖,他以身护礼,言行一致的学者的风度得以充分的表现。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曾子躺在床上,病危。曾子的弟子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童仆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我没有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如果)幸运地到了早晨,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小人爱人以无原则迁就。我还有什么苛求啊?我能得到(封建礼教的)正道而死去,也就足够了。」(曾元)扶着抬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把他送回席子,还没躺好就死了。

评价

暂无内容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