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荔枝赋

南海郡出荔枝焉,每至季夏,其实乃熟,状甚环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余往在西掖,尝盛称之,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唯舍人彭城刘侯,弱年迁累,经于南海,一闻斯谈,倍复喜叹,以为甘旨之极也。又谓龙眼凡果,而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是时二方不通,传闻之大谬也。每相顾闲议,欲为赋述,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及理郡暇日,追叙往心,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因道扬其实,遂作此赋。
果之美者,厥有荔枝。虽受气于震方,实禀精于火离。乃作酸于此裔,爰负阳以从宜。蒙休和之所播,涉寒暑而匪亏。下合围以擢本,傍荫亩而抱规。紫纹绀理,黛叶缃枝,蓊郁而霮对,环合而棼纚。如盖之张,如帷之垂,云烟沃若,孔翠于斯。灵根所盘,不高不卑,陋下泽之沮洳,恶层崖之崄巇,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
尔其勾芒在辰,凯风入律,肇允含滋,芬敷谧溢,绿穗靡靡,青英苾苾,不丰其华,但甘其实。如有意乎敦本,故微文而妙质。蒂药房而攒萃,皮龙鳞以骈比,肤玉英而含津,色江萍以吐日。朱苞剖,明珰出,冏然数寸,犹不可匹。未玉齿而殆销,虽琼浆而可轶。彼众味之有五,此甘滋之不一,伊醇淑之无准,非精言之能悉。闻者欢而竦企,见者讶而惊仡。心恚可以蠲忿,口爽可以忘疾。且欲神于醴露,何比数之湘橘?援蒲桃之见拟,亦古人之深疾。
若乃卑轩洞开,嘉宾四会,时当燠煜,客或烦愦。而斯果在焉,莫不心侈而体忲,信雕盘之仙液,实玳筵之绮缋。有终食于累百,愈益气而治内,故无厌于所甘,虽不贪而必爱。沉李美而莫取,浮甘瓜而自退。岂一座之所荣,冠四时而为最。
夫其贵可以荐宗庙,其珍可以羞王公,亭十里而莫致,门九重兮曷通?山五峤兮白云,江千里兮清枫,何斯美之独远?嗟尔命之不工。每被销于凡口,罕获知于贵躬。柿何称乎梁侯,梨何幸乎张公?亦因人之所遇,孰能辨乎其中哉!
                

诗集

注解

南海郡:今广东,秦汉设南海郡,治所在番禹(今广州),唐改称岭南道广州,天宝年间一度恢复南海郡旧名。唐李肇《唐国史补》:“(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
季夏:夏季第三个月,即农历六月。
环诡:珍贵奇异。
西掖:中书省。汉应劭《汉官仪》:“前世文人以中书省在右因谓中书省为右曹,亦称西掖。”张九龄曾任中书舍人,掌制诰。
刘侯:其人未详。彭城,今江苏徐州。侯,尤言“君”,对士大夫文人的尊称。
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艺文类聚》卷八十七:“魏文帝诏群臣曰:‘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国凡枣,味莫若安邑御枣也。’”三国时期,魏国与产葡萄的西域、产荔枝的南方交通不够通畅,所以对于荔枝出现了上述误解。魏文帝,曹丕。蒲桃、蒲萄,葡萄。
二方:指西域与南方。
赋述:作赋描写、述说。
世世卒卒:政务匆促。
理郡:治理郡务。
往心:以往的愿望,指作赋。
未效之用:未能施展才华。
道扬:一作“导扬”,彰显,表彰。
震方:东方。震,八卦之一,指东方。《周易·说卦》:“万物出于震,震,东方也。”
火离:南方。离,八卦之一,《周易·说卦》:“离者明也……南方之卦也。”
作酸于此裔:在这么偏远的地方生长。作酸,植物生长。
爰负阳以从宜:向着阳光,顺应自然环境。负,向着,正对着。
休和:安逸平和。
下合围以擢本:下方主干粗可合抱、挺拔。合围,双手合抱。擢,挺拔,直。本,主干。
抱规:环绕成圆形。规,圆形。
紫纹绀理,黛叶缃枝:(荔枝有着)紫色的纹理、青黑色的叶子、浅黄色的枝条。绀,深青色透出红色。缃,浅黄色。
蓊郁而霮(dàn)薱(原字为雨字头):蓊郁,繁盛。霮对,露重的样子。
环合而棼纚(fénlí):盘绕重叠。棼纚,繁盛的样子。
孔翠于斯:孔雀、翠鸟栖息在这儿。
沮洳:低湿。
崄巇(yǎnxī):高险。
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以前的记述有些是错的,为何指责荔枝生于侧枝?如左思《蜀都赋》:“旁挺龙目,侧生荔枝。”荔枝是侧生在树枝上的。
勾芒在辰,凯风入律:春季木神当时,南风吹来。勾芒,古代传说中主管树木的神。辰,农历三月。凯风,南风。律,古代用铜管制成的占气候变化的仪器。
含滋:包含水分。
敷:散发。
绿穗靡靡,青英苾苾:绿色的花穗相倚相依,青色的花瓣芬芳浓郁。苾苾,香气浓郁。
敦本:注意培育树的根本。
蒂药房而攒萃,皮龙鳞以骈比,肤玉英而含津,色江萍以吐日:蒂部像芍药的子房一样聚集,外皮像龙鳞一样紧密排列,内膜像润洁的玉,果肉像向阳盛开的萍花。药,芍药。肤,荔枝内膜。玉英,玉之精华。色,实物,指荔枝肉。萍,浮萍,夏季开白花。
朱苞:红色的内膜。
冏(jiǒng)然数寸:亮晶晶的,大小盈寸。冏然,亮晶晶,鲜明。
虽琼浆而可轶:味道超过琼浆玉液。轶,超过。
彼众味之有五,此甘滋之不一:世间味道有五种(甘、苦、酸、辛、咸),荔枝甘甜,与众不同。
伊醇淑之无准,非精言之能悉:它的甘美无与伦比,不是美丽的语言能够说尽的。伊。它。醇淑,甘醇美味。精言,美丽的语言。
竦企:企望。
惊仡:惊讶得抬起头来。
心恚可以蠲(juān)忿:(吃了荔枝)心头愤怒也可以平息。恚,怒。蠲,平息,除去。
且欲神于醴(lǐ)露,何比数之湘橘:甚至比天降甘露还要神奇,怎能与橘子相提并论呢?比数,相比。
卑轩:厅堂。
燠煜(yùyù):炎热。
心侈而体忲:心情舒畅,身体安泰。
信雕盘之仙液,实玳筵之绮缋:荔枝确实是雕刻精美的杯盘中的仙液,是华美宴席上的珍品。雕盘,雕刻精美的杯盘。玳筵,玳瑁装饰器具的宴席。绮缋,文采华丽,珍品。
有终食于累百,愈益气而治内:有人吃了一百多颗荔枝,更能补益元气,调理内腑。
沉李美而莫取,浮甘瓜而自退:(吃了荔枝之后)连甘美的瓜、李子也没有人取食。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瓜甘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荐:敬献,祭祀。
羞:进贡(给人进食)。
亭十里而莫致,门九重兮曷通:路途遥远,荔枝无法运往内地,宫禁幽深,荔枝也无法进入宫廷。亭,古代行政区划,多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门九重,宫门。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
五峤:五岭,横亘在广东与江西交界处的五座连峰山: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
工:好运,指荔枝被人赏识。
凡口:普通人的口舌。
贵躬:贵人亲自体验、品尝。
柿何称乎梁侯,梨何幸乎张公:柿子何以被梁侯欣赏,梨子何以被张公赏识?晋潘岳《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郭义恭《广志》:“洛阳北邙山,有张公夏梨,甚甘,海内惟有一株”,“梁侯有椑木甚美,世罕得之。”
亦因人之所遇,孰能辨乎其中哉:也是因各人赏识的不同,谁能说得清楚其中的缘故呢?遇,赏识。

简介

《荔枝赋》是唐代文学家张九龄的辞赋作品。全文两大部分,一为“序”,一为“赋”,两部分重心各有不同但又互相映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篇章来铺陈描绘荔枝的珍贵奇异,进而抒发对被弃置埋没而不能充分施展才华的仁人志士的同情以及对命运的思考,荔枝的珍奇、生命的悲哀,全部融为一体。此赋选材精当,寓意深刻。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南海郡出产荔枝,每年到季夏,它的果实就成熟了,它形状奇异,味道特别甘甜而又有水分,百果之中,没有一种能比得上。我以前在中书省的时候,曾经大力赞美荔枝,诸公没有人知道,当然不肯相信了。唯有彭城人刘侯,年轻时多次调任官职,路过南海,一听到我的话语,非常欢喜,发出感叹,认为它是水果中的极品。又说,龙眼不过是平常的果实,却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曹丕曾将葡萄、龙眼跟荔枝进行比较,其实那时盛产荔枝的南方与盛产葡萄的西域之间不通往来,这是传闻谬误所致的。常常闲谈议论荔枝,想写一篇赋来加以描述,但是政务繁忙,这一想法没有实现。等到治理岭南的闲暇期间,抓紧时间写这篇赋文,事物因为不为人知而被忽视,味道因为无法比较而受到怀疑,长期不可验证,最终还是受到委屈。况且士人未能施展才华,一直没有获得声誉,如果对他没有深入了解,那么他与荔枝有什么区别呢?于是我彰显它的真实面貌,写作这篇赋:
果实中的美者,就是荔枝。虽然是受东方之气,实际得南方的精华。生长于偏远地区,于是向着阳光顺应自然。承蒙安逸平和的传播,经历冬寒夏暑而不凋零。下方主干粗大而挺拔可合围,上方树阴浓密而浑圆可遮田亩。荔枝紫色的纹路中透出深红,青黛的叶子生在浅黄的树枝上,蓊郁葱茏又如繁露鲜润,盘绕重叠而又缠绕飞扬。就像车盖铺张开来,就像帷幔飘浮开去,云霞烟雾萦绕,仿佛孔雀与翠鸟栖息在这里。有灵气的树根盘踞的地方,不高也不低,既鄙视洼地的低湿,又厌恶层崖的高险,那些以前的记载有的是错的,为何指责荔枝生于侧枝?
农历三月,木神来临,南风吹送,水气升蒸,馨香溢发,绿色的花穗一串串,浓郁的花香一阵阵,不使它的花朵丰盛,只让它的果实甘美。就像有意培育敦厚的根本,所以没有文采而有奇妙的品质。蒂部像芍药的子房一样聚集,外皮像龙鳞一样紧密排列,内膜像润洁的玉一样含着水分,果肉像向阳盛开的江萍花。红色的内膜打开,明玉一般的果肉现出,亮晶晶的,大小盈寸,这样仍难比拟。尚未沾上牙齿仿佛就要消融,即使是琼浆玉液它也超过了它们的味道。世间味道有五种,它的甘甜与众不同。它的甘美无与伦比,不是精美的语言能够说尽的。听到的人欢喜而企望,见到的人惊讶而抬头。心里愤怒的人可得到平息,口里的爽味可使人忘却疾病。甚至比天降甘露还要神奇,怎能与湘橘相提并论呢?用葡萄来作比拟的,也是古人的一大过错。
如果是厅堂门窗大开,嘉宾好友会集,时节正热,客人中有烦躁不安的。然而只要这种果实在场,便使人无不心情舒畅而身体安泰。荔枝确实是雕刻精美的杯盘中的仙液,是华美宴席上的珍品。有人吃了一百多颗荔枝,更能补益元气,调理内腑,所以不会对这甘美有满足之时,即使是不贪婪之人也会一直喜欢它。吃了荔枝之后将美味的李子沉水而不取食,让甘美的甜瓜流走。荔枝哪里只是在一座山上荣耀,它是四时果品中最珍贵的。
它的高贵可以敬献于宗庙,它的珍奇可以进贡给王公。十里长亭它难以逾越,九重宫门它怎能开通?山有五岭高入白云,江有千里岸生清枫,为什么这么美好的生物却生长在偏远之地?嗟叹你的命运太不顺利。总是在凡夫的口舌中消融,极少有贵人相知。柿子可得到梁侯称赞,梨子为什么可以被张公赏识?也是因各人机遇的不同,谁能说得清其中的奥秘呢?

评价

暂无内容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