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楚辞 · 九章 · 其二 ·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
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诗集

注解

奇服:奇伟的服饰,是用来象征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品行的。
衰:懈怠,衰减。
铗(jiá):剑柄,这里代指剑。长铗即长剑。
陆离:长貌。
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
崔嵬:高耸。
被:同“披”,戴着。
明月:夜光珠。
璐:美玉名。
莫余知:即“莫知余”,没有人理解我。
方:将要。
高驰:远走高飞。
顾:回头看。
虬:无角的龙。
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
螭(chī):一种龙。
重华:帝舜的名字。
瑶:美玉。
圃:花园。“瑶之圃”指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句的盛产美玉的花园。
英:花朵。
玉英:玉树之花。
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
旦:清晨。
济:渡过。
湘:湘江。
乘:登上。
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
反顾:回头看。
欸(āi):叹息声。
绪风:馀风。
步马:让马徐行。
山皋:山冈。
邸:同“抵”,抵达,到。
方林:地名。
舲(líng)船:有窗的小船。
上:溯流而上。
齐:同时并举。
吴:国名,也有人解为“大”。
榜:船桨。
汰:水波。
容与:缓慢,舒缓。
“淹回水而疑滞”句:船徘徊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前。淹,停留;回水,回旋的水。
枉陼: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陼,同“渚”。
辰阳: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句:如果我的心是正直,即使流放在偏僻荒远的地方,对我又有什么伤害呢?苟,如果;端,正;伤,损害。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句:进入溆浦之后,我徘徊犹豫,不知该去哪儿。溆浦,溆水之滨;儃佪,徘徊。如,到、往。
杳:幽暗。
冥冥:幽昧昏暗。
狖(yòu):长尾猿。
幽晦:幽深阴暗。
“霰雪纷其无垠兮”句:雪下得很大,一望无际。霰,雪珠;纷,繁多;垠,边际。
“云霏霏而承宇”句:阴云密布,弥漫天空。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承,弥漫;宇,天空。
终穷:终生困厄。
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楚狂接舆”,与孔子同时,佯狂傲世。
髡(kūn)首:古代刑罚之一,即剃髮。相传接舆自己剃去头髮,避世不出仕。
桑扈:古代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子桑伯子,《庄子》所说的子桑户。
臝:同“裸”。桑扈用臝体行走来表示自己的愤世嫉俗。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句:忠臣贤士未必会为世所用。以,用。
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贤臣。逢殃:指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吴王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逼迫伍员自杀。
比干:商纣王时贤臣,一说纣王的叔伯父,一说是纣王的庶兄。传说纣王淫乱,不理朝政,比干强谏,被纣王剖心而死。
菹醢(zūhǎi):古代的酷刑,将人跺成肉酱。此二字极云比干被刑之惨酷。
皆然:都一样。
董道:坚守正道。
豫:犹豫,踟躇。
“固将重昏而终身”句:必定将终身看不到光明。重,重复;昏,暗昧。
“鸾鸟凤皇,日以远兮”句:贤者一天天远离朝廷。鸾鸟、凤凰,都是祥瑞之鸟,比喻贤才。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句:比喻小人挤满朝廷。燕雀、乌鹊,比喻谄佞小人;堂,殿堂;坛,祭坛。
露申:一做“露甲”,即瑞香花。
辛夷:一种香木,即木兰。
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
腥臊:恶臭之物,比喻谄佞之人。
御:进用。
芳:芳洁之物,比喻忠直君子。
薄:靠近。
阴阳易位:比喻楚国混乱颠倒的现实。
当:合。
怀信:怀抱忠信。
佗傺:惆怅失意。
忽:恍惚、茫然。

简介

《九章·涉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晚年的作品。此诗可分为五段。第一段述说自己高尚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阐明这次涉江远走的基本原因;第二段叙述一路走来,途中的经历和自己的感慨;第三段写进入溆浦以后,独处深山的情景;第四段从自己本身经历联系历史上的一些忠诚义士的遭遇,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第五段批判楚国政治黑暗,邪佞之人执掌权柄,而贤能之人却遭到迫害。全诗写景抒情有机结合,比喻象征运用娴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水平。

佳句

  • 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翻译

我自幼就喜欢这奇伟的服饰啊,年纪老了爱好仍然没有减退。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帽。身上披挂着珍珠佩戴着美玉。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却高视阔步,置之不理。坐上驾着青龙两边配有白龙的车子,我要同重华一道去周游仙境。登上昆仑山啊吃那玉的精英,我要与天地啊同寿,我要和日月啊同样光明。
可悲啊,楚国没人了解我,明早我就要渡过长江和湘水了。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让我的马慢慢地走上山岗,让我的车来到方林。坐着船沿着沅水向上游前进啊!船夫们一齐摇桨划船。船缓慢地不肯行进啊,老是停留在回旋的水流里。清早我从枉渚起程啊,晚上才歇宿在辰阳。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何妨?
进入溆浦我又迟疑起来啊,心里迷惑着不知我该去何处。树林幽深而阴暗啊,这是猴子居住的地方。山岭高大遮住了太阳啊,山下阴沉沉的并且多雨。雪花纷纷飘落一望无际啊,浓云密布好像压着屋檐。可叹我的生活毫无愉快啊,寂寞孤独地住在山里。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接舆剪去头发啊,桑扈裸体走路。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伍子胥遭到灾祸啊,比干被剁成肉泥。与前世相比都是这样啊,我又何必埋怨当今的人呢!我要遵守正道毫不犹豫啊,当然难免终身处在黑暗之中。
尾声:鸾鸟、凤凰,一天天远去啊;燕雀、乌鹊在厅堂和庭院里做窝啊。露申、辛夷,死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啊;腥的臭的都用上了,芳香的却不能接近啊。黑夜白昼变了位置,我生得不是时候啊。我满怀着忠信而不得志,只好飘然远行他方。

评价

王逸《楚辞章句》:此章言己佩服殊异,抗志高远,国无人知之者,徘徊江之上,叹小人在位,而君子遇害也。
汪瑗《楚辞集解》:“此篇言己行义之高洁,哀浊世而莫我知也。欲将渡湘沅,入林之密,入山之深,宁甘愁苦以终身,而终不能变心以从俗,故以“涉江”名之,盖谓将涉江而远去耳。
洪兴祖《楚辞补注》:此章言己佩服殊异,抗志高远,国无人知之者,徘徊江之上,叹小人在位,而君子遇害也。
王夫之《楚辞通释》:《涉江》,自汉北而迁于湘沅,绝大江而南也。此述被迁在道之事。山川幽峭,滩碛险远,触目兴怀。首言己志行之贞洁、谋国之远达而不见知。次引义命以自安。而终之以君之不明、奸邪误国。此虽欲强自宽抑而有所不能。所怨者非一己之穷困也。
马茂元《楚辞选》:本篇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首句“年既老”可证。篇中叙写渡江而南,浮沅水西上,独处深山的情景,故以“涉江”名篇。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此章言自陵阳渡江而入洞庭,过枉陼、辰阳入溆浦而上焉,盖纪其行也。发轫为济江,故题曰《涉江》也,……文义皆极明白,路径尤为明晰。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