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减字木兰花 · 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旙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诗集

注解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鐘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鐘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鐘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前後阕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减字木兰花》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句句用韵,仄韵与平韵交互,每两句为一意群,词意转折,适于各种题材,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己卯儋耳春词」: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立春」。
儋耳:龙榆生笺:「《元和郡县志》:『汉武帝始置珠崖、儋耳二郡。唐贞观五年,以崖州之琼山县置琼州。贞元五年,升都督府,以儋、崖、振、万四州隶焉。』《琼州府志》:『儋耳城西高麻都,有儋耳城遗址。唐平萧铣,置儋州,始还治城东。天宝元年,改昌化郡。宋改昌化军,南渡後废为宜伦县。』」
春牛春杖:傅子立注:「今立春前五日,郡邑并造土牛、耕夫、犁具于门外之东。是日质明,有司为坛以祭先农,而官吏各具缕杖环击牛者三,所以示劝耕之意。」刘尚荣按:「事见《隋书·卷七·礼仪志》。」
便与:元延祐本作「便丐」。
春幡春胜:傅子立注:「《续汉·礼仪志》:『立春之日,立青幡于门外。』贾充《典戒》:『人日造华胜相遗,像瑞图金胜之形,又像西王母戴胜。』」刘尚荣按:「参见晋司马彪撰《後汉书·志第四·礼仪上》,此係节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及《海录碎事·卷二·〈天部·人日门·华胜相遗〉》引作『贾充李夫人《典戒》』云云,然《艺文类聚·卷四·〈岁时部·人日〉》引同傅注,署作『贾充《典戒》』,则作者亦存疑。原书已失传,录诸家异说以待详察。」
杨花似雪花:傅子立注:「桃红杨花,每见仲春之时。南海地暖,方春已盛。」

简介

这首词的上阕写海南春早。春风阵阵,桃花灼灼一派备耕景象。对此,作者心中充满喜悦之情。下阕写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预兆豐稳之年;接着写海南的杨花好似中原的雪花,赞叹「不似天涯」,表现作者对海南怀有亲切情感。词中情感浓烈,摄取了显示春光典型的事物,描绘色彩鲜明,有意运用复叠的语言,造成轻快节奏并突出重点词语,收到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牵着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风无限,来自海上。于是请来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红染得像肉色红。
竖立春天的绿幡,剪成春天的彩胜。一阵春风,吹我酒醒。此地不像海角天涯,卷起的杨花,颇似雪花。

评价

暂无内容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