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南歌子 · 见说东园好

见说东园好,能消北客愁。虽非吾土且登楼。行尽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枫缬,清霜暗菊毬。流年回首付东流。凭仗挽回潘鬓、莫教秋。
                

诗集

注解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义,大体属小曲。调名本自汉张平子《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句,取淳于棼事。《金奁集》入「仙吕宫」。此词有单调、双调二体。单调者始自温飞卿词,因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张子澄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捲水晶簾额」句,名《水晶簾》,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以温飞卿《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美成、杨无咎、仲殊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仄韵者始自《乐府雅词》,惟石次仲词最为谐婉。周美成词名《南柯子》,程正伯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簾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双调五十二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俱未收,唯见明吴讷钞本《东坡词拾遗》。
「虽非吾土且登楼」句:龙榆生笺:「王仲宣《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杜少陵《长沙送李十一》诗:『竟非吾土倦登楼。』」
潘鬓:龙榆生笺:「潘安仁《秋兴赋》序:『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赵渭南《春遊慈恩寺》诗:『秦城马上少年客,潘鬓水边今日愁。』」

简介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豐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年)秋。上片,咏东园的迷人风光。下片,特写眼前事物,感叹人生短暂。全词借景抒情,表达了东坡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消解了东坡内心多年的愁闷,体现出东坡旷达宽阔的胸怀。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东园的风景非常美,今日一见果真如此,能消除我心中的愁闷。我虽然不是本乡本土的人,但是登上楼台一看,这是我游遍江南之地从未见到过的美景。正是因为东园美丽的风景纔把我留在了这里。
日照短的秋天,鲜明的枫叶如织锦。清白的秋霜降下後,深暗色的菊花卷缩成一个球团了。回顾我的青春年华已交给东去的流水了。借助潘安的能耐,延缓我双鬓发白,不要让它像秋景那样衰败。

评价

暂无内容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