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诗集

注解

木兰花令:实为《玉楼春》,错题为《木兰花令》乃为前人误刻所误导。按《花间集》载《木兰花令》、《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木兰花令》则韦词、毛词、魏词共三体,从无与《玉楼春》同者。自《尊前集》误刻以后,宋词相沿,率多混填。
马中玉:元延祐本作「马仲玉」,《东坡诗集》作「马忠玉」(见宋刊《东坡后集·卷一·次前韵答马忠玉诗》),名瑊(Jiān)(见《咸淳临安志》、《山谷年谱》)。其原唱载《玉照新志·卷二》,《全宋词》修订本三五六页收原唱,误名为马成。《东坡诗集》查注引《黄山谷年谱》:「马瑊,荏平人。《玉照新志》:『东坡先生知杭州,马中玉瑊为浙漕。东坡被召赴阙,中玉席间作词曰:「来时吴会犹残暑,去日武林春已暮。欲知遗爱感人深,洒泪多于江上雨。欢情未举眉先聚,别酒多斟君莫诉。从今宁忍看西湖,抬眼尽成肠断处。」东坡和之,所谓「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是也。中玉,忠肃亮之子,仲甫犹子也。』」又引《咸淳临安志》:「元祜五年八月,宣德郎马瑊自提点淮南西路刑狱,改两浙路提刑。」合注云:「绍圣三年知湖州,累知荆州,坐与黄庭坚善,置海州。」
仙骨无寒暑:傅子立注:「得仙道者,深冬不寒,盛夏不热。」
要看:元延祐本、龙本作「欲看」。
梨花枝上雨:傅子立注:「白乐天《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刘尚荣按:「见《白氏长庆集·卷十二》。」枝上雨,元延祐本作「枝上语」,义逊。
回风:元延祐本作「风回」。

简介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创作的一首作答词。上阕先表达了对友人的难捨难分之情,後用诙谐语气调侃友人,安慰对方;下阕主要描写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友人的赠行词相呼应。全词表现了词人的挚爱之情,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我知道您的崇高品格有如得仙道的人,深冬不寒,盛夏不热。我们真像是千载相逢而别于旦夕之间的人。是我故意拿分别的话语来刺激您,想要看一看您的泪流满面的样子呀!
落花已追随回风而去,它本是无心逐风的,春莺懂得其中的真情啊。明天我就要踏上「归路」,走出钱塘西途了;从此之後,也就看不见春莺哀啼花落的地方了。

评价

南宋·周竹坡《竹坡老人诗话》:白乐天《长恨歌》云:「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人皆喜其工,而不知其气韵之近俗也。东坡作送人小词云:「故将别语调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虽用乐天语,而别有一种风味,非点铁成黄金手,不能为此也。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