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点绛唇 · 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诗集

注解

点绛唇:词牌名。调名用南朝江文通《咏美人春游诗》:「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蘋。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成息驾,争拟洛川神。」冯正中《荫绿围红》阕为创调之作,唐五代人多不用此调,而宋人用之极多。南宋汪彦章名篇《新月娟娟》阕与冯体同,为宋人通用之体。黄知稼和作序云:「汪藻彦章出守泉南,移知宣城,内不自得,乃赋词云:『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元《太平乐府》注「仙吕宫」。高拭词注「黄钟宫」。《正音谱》注「仙吕调」。宋王黄州词名《点樱桃》;王梅溪词名《十八香》;张东泽词有「邀月过南浦」句,名《南浦月》;又有「遥隔沙头雨」句,名《沙头雨》;韩涧泉词有「更约寻瑶草」句,名《寻瑶草》。《清真集》入「仙吕调」。此调九句,仄韵,七句用韵,韵密;以四个四言句为,辅以三个五言句,一个七言句,一个三言句,故调平缓凝重,适表苦涩之情。东坡五首用以酬赠、写景和节令,表情亦苦涩,如「筝声远,鬓雲吹乱,愁入参差雁」,「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元北曲中此调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又通称为「点将」,用于元帅升帐、江湖豪客的排山等,以表现宏大场面或增强气氛。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俱未收,唯见明吴讷钞宋曾端伯辑《东坡词拾遗》。《东坡词拾遗》无题,毛本作「杭州」。
胡床:龙榆生笺引《晋书·卷七十三·庾(Yǔ)亮传》:「初,亮所乘马有的颅,殷浩以为不利于主,劝亮卖之。亮曰:『曷有己之不安而移之于人!』浩惭而退。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床与浩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
庾公楼:龙榆生笺:「杜少陵《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其一》:『池要山简马,月静庾公楼。』」
别乘:龙榆生笺:「犹称别驾也。」
平分破:明吴讷钞本作「半分破」。

简介

《点绛唇·闲倚胡床》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是东坡与好友袁公济畅游湖山时所作。上片词人自述游山玩水的寂静心态,下片特写与袁公济畅游的独特享受。全词运用了叙述与描写、写实与用典等渲染之笔,尽情抒发了与好友畅游湖山的快乐。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如千朵鲜花开放。和哪个一同倚坐?明月、清风、我(或他)。
别驾通判一来,有唱自然有和,酬唱赠答。你还了解吗?深悉吗?自从你的到来,那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享受,自然是你我各一半了。

评价

明·钱允治《类选笺释续选草堂诗馀·卷上》:「风月平分破」旬下批:「妙句。」
明·卓蕊渊《古今词统·卷四》:「明月清风我」胜于「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多矣。
清·陈亦峰《词则·放歌集·卷一》:押「我」字警。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