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诗集

注解

鹧鸪天:词牌名。调名取自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诗句。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赵德麟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方回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涧泉词有「只唱骊(离)歌一叠休」句,名《骊(离)歌一叠》。卢蒲江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唐、五代词中无此调,始词一说为夏英公所作,一说为宋代宋景文之作。《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多用以叙事、写景、祝颂、感怀、言志。晏小山十九首,名篇颇多,均写花间尊前情事;宋人无名氏《春闺》阕,甚为婉美;黄山谷《续玄真子渔父词》抒写江湖之趣;辛稼轩作豪气词《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刘后村以作词论《戏题周登乐府》;贺方回作《悼亡词》;朱希真作《感怀词》感靖康之难后于江南重见北宋汴京名妓李师师事。此调用平韵,为换头曲,以七字句为主。但前阕第二、四句,后阕第三句均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式,并有两个三字句,因此与七言律诗之音响格律绝不相同,而有流畅、响亮、谐美之艺术效应。前阕三、四句以对偶为工。故调多七言句,切勿以诗法入词,宜流动婉美,善于以意象表现。
题注:傅子立注:「东坡调明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作「谪」,义胜黄州时作。此词真本藏林子敬家。」刘尚荣按:「林敏公,字子仁,蕲阳人。《东坡集》五注本作者之一。林子敬或为其族人,参《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元延祐本无题。毛本调名下有词题曰:「时谪黄州」,似据傅注改编。
杖藜徐步:傅子立注:「杜子美:『杖藜徐步立芳洲。』」刘尚荣按:「句出《绝句漫兴九首(其五)》,见《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二》。」
浮生:龙榆生笺:「杜子美《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其二)》诗:『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

简介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阕写景,下阕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佳句

  •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翻译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多承昨夜天公降下的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评价

晩淸·郑瘦碧评《手批〈东坡乐府〉》:渊明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此词从陶诗中得来,逾觉清异。较「浮生半日闲」句,自是诗词异调。论者毎谓坡公以诗笔入词,岂审音知言者?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