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更漏子

锦筵红,罗幕翠。侍宴美人姝丽。十五六,解怜才。劝人深酒杯。
黛眉长,檀口小。耳畔向人轻道。柳阴曲,是儿家。门前红杏花。
                

诗集

暂无内容

注解

锦筵:美盛的筵席。
罗幕:丝罗帐幕。
侍宴:宴享时陪从或侍候于旁。
姝(shū)丽:美丽。
解:了解,懂得。
怜才:爱慕有才华的人。
黛(dài)眉:黛画之眉,特指女子之眉。
檀(tán)口:红艳的嘴唇,多形容女性嘴唇之美。檀:浅绛色,即浅红色。
柳阴:亦作“柳荫”,柳下的阴影。
儿家:古代年轻女子对其家的自称。

简介

《更漏子·锦筵红》是北宋词人张先写的一首词。此词戏剧性地叙写了一段才子佳人歌筵酒席之间的邂逅,生动地塑造一位年仅十五六却面目姣好、善解人意的少女形象。此词虽写才子佳人之爱但给人以清新感。词情大胆而用笔含蓄,颇具艺术特色。

佳句

  • 柳阴曲,是儿家。门前红杏花。 

翻译

宴席桌上铺锦红,碧绿锦罗垂幕。侍宴的人儿生得美,楚楚动心肺。年纪轻轻十五六,懂得爱慕有才华的人。劝我饮尽又斟满,一杯又一杯。眉儿细又长,口儿红又微。贴在我耳畔轻轻说:“路弯弯的柳荫处,是奴家的家。奴家门前有杏花,不见不散。”

评价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邓小军:论艺术这首词颇具特色。词是小令,却富于叙事性。词人用紧凑的笔墨,写出场面、人物、动作、对话,描述了这一见钟情的邂逅,使读在感受其叙事美的同时,又领略了一番故事美。语言很明快,可以说是口语化了。尤其结三句纯然为歌女口声,读起来更是逼真传神。同时,词情大胆而用笔含蓄,轻倩而不失之轻薄,风格是清新明秀的。
《绿窗新话》:初未相识,但两相闻名而一见思慕。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