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壶中天 · 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惟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诗集

注解

壶中天:词牌名,即“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沈尧道:名钦,字尧道,号秋江。曾子敬:名遇,字子敬,又字心传。沈、曾二人都是作者的朋友。
舲(líng):有窗的小船。
底事:何事,为什么,犹“为甚”。
“中分”句:原指长江而言,这里或借指黄河。《文选》卷十二郭璞《江赋》李善注引《吴录》:“魏文帝临江叹曰:天所以隔南北也。”
须信:须知。
官河:官府组织开凿的人工河。
野人:借指河边的土著居民。
“泛槎”句:典出张华《博物志》:“旧说天河与海相同。近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甚大,往返不失期。此人乃立于槎上,多赍粮,乘槎去。忽不觉昼夜,奄至一处,有城郭舍屋,望室中多见织妇。见一丈人牵牛渚次饮之。惊问此人何由至此。此人即问此为何处。答曰:‘君可诣蜀问严君平。’此人还问君平。君平曰:‘某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即此人到天河也。”槎(chá)”,筏也,即木排竹排。
萧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水流沙共远:河水挟裹着黄沙流向远方。
都无行迹:完全没有人迹。
银浦:银汉,即天河也。
扣舷歌:一边歌咏,一边叩击船帮以为节拍。语出苏轼《赤壁赋》:“扣舷而歌之。断:歇,终了。
“海蟾”句:旧说月中有蟾蜍,且传为嫦娥所化。如《后汉书·天文志》注引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蟾”“兔”俱可作为月的代称。“海蟾”即海月。“飞”字状月的移动。“孤白”为月的形状。

简介

《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是南宋词人张炎的作品。此词描写古黄河,并借以抒怀。上片主要写情,以情带景,以感慨兴亡之情怀带出黄河空阔之气象;下片主要写景,以景带情,以黄河壮阔之景色带出迷惘孤寂之心境。全词意境壮阔,具有苍劲寂寥的风味,一改张炎“婉约”形象,更似苏辛词风。

佳句

  • 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
  • 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

翻译

我放船于万里黄河,当年多么可笑,这道流水不知何以竟被看成是划分南北的界线!不用说,我平生做梦也没有梦到过这里,如今却真的来游历了。沿着官河摇曳着几株老柳,萧索的古道映照着一片残阳。风停了,可是波涛依旧汹涌不息。岸上的村民看见我们,该会惊讶地问:哪来的这些狂放客人,竟兴高采烈在河上泛舟呢!
萧萧的落叶迎面飞来,河水卷着黄沙一起向远方流去,渐渐地远近再也看不见一个行人的踪影。衰败的野草一片凄迷,在秋气里绿得更深了,只有一只闲鸥企立在那里。高高的浊浪仿佛挟着天空一起浮动,蜿蜒的山岭好像招呼着云朵奔腾而去。入夜之后,璀璨的银河横亘天际。我们叩击着船舱引吭高歌。一曲方终,月亮升起来了,那样孤单凄白。

评价

清代陈廷焯《云韶集》卷九:《壶中天》高绝、超绝、真绝、老绝,风流洒脱,置之白石集中,亦是高境。结更高更旷,笔力亦劲。通篇古韵皆高,压遍今古。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为集中杰作,豪气横溢,可与放翁、稼轩争席。写渡河风景逼真,起句有南渡时神州分裂之感。“闲鸥独立”句谓匹夫志不可夺。夏闰庵云:非特苍凉悲壮,且确是渡河而非渡江。下阕虽写景,而“衰草”“闲鸥”句兼以书感,名句足敌白石。
近代夏敬观《映庵词评》:佳词。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