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探春慢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诗集

暂无内容

注解

探春慢:词牌名,或作“探春”。一体为123字,南宋姜夔首创,有“衰草含烟”词。
沔(miǎn):甘肃省武都沮县。
几二十年:是以他实际在汉阳居住的年月计算,除去了当中离开的时间。这一年姜夔随萧德藻东行,似乎就再没回到过汉阳。
苕霅(tiáozhá):指苕溪和霅溪。苕溪在今浙江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以多芦苇名。霅,水名,在乌程东南,合四水为一溪,霅,形容四水激射之声。萧德藻绍兴年间登第,初调乌程令。此时自湖湘罢官,携白石同归。
诸君:郑次皋、辛克清、姚刚中:均为白石于沔鄂所交之友。
茸帽:即绒帽。茸,柔软的兽毛。
章台走马:指少年壮游。汉长安有街名章台,繁华闹市。《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此指汉阳城内大街。
清沔:指沔水。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汉阳位于汉水之畔。
竹西:指扬州名胜竹西亭一带。
雁碛(qì):大雁栖息的沙滩。
渔汀:渔舟停泊的岸地。
游冶:游乐。
苕(tiáo)溪:在浙江省北部,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
甚:什么。

简介

《探春慢·衰草愁烟》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作品,是叙写友情、慨叹飘泊之作。上片忆昔话别,以少年之豪壮反衬今日之离索,收结到对亲情友谊的无限依恋。下片由各地昔游旅况到当下“扁舟东下”,再设想重归之日,充满了游踪无定之喟叹。

佳句

  •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
  •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
  • 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

翻译

衰败的草丛在暮烟中愈加显得含愁带恨,乱纷纷的乌鸦把夕阳送下了西山,空旷的原野上,风沙在打旋。还记得往年这个时候,我们用金鞭拂开纷扬的飞雪,带着暖烘烘的毛皮帽子不怕寒冷,一起到大街上乘马游玩。如今有谁能关心我长期漂泊异乡?徒然积下满怀愁恨,却无法排遣。幸好在这清清的沔水之滨遇见你们这班好朋友,得以闲着无事.就一起在小窗前谈谈知心话。
我常常引为恨事的,是我们分开的时候多,而聚首的机会很少。当我这次途经扬州,再一次到竹西亭去访问时,恐怕要禁不住悲从中来,潸然泪下了。你瞧那大雁栖息的沙滩,江波已经变得平静。渔舟来往的洲渚,游人已经散去。等我们到了年老时再一起去游玩,只怕体力和兴致都不足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苕溪那边的明月,正照着我的扁舟,催促我向东边行去。啊,什么时候我才能回来,在梅花纷飞的春夜里与你们重新相聚?

评价

张炎《词源》云:白石词如《疏影》、《暗香》、《探春》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云:白石久寓于沔上,行将东下,赋此志别。毛晋所刻本标题云“过霅溪,别郑次皋诸君”,“过”字语未明了。盖由沔将作吴兴之游,非经过苕譬,观词中“清沔相逢”及“扁舟东下”句可证之。通首序事录别,笔气高爽,自是白石本色。
上疆村民《宋词三百首》:此词绝胜处,全在环境刻画,其中不乏传神之笔。如上片“乱鸦送日”、下片“梅花零乱春夜”两“乱”字,一渲染荒寒气象,一描绘春夜花事,而又皆折射出作者心意之烦乱。
刘默《宋词鉴赏大全集》:这首词写别离情感,感情真切,但又能振起,不止于哀情;且后半段角度独特,构思奇妙,一举跳出前人窠臼,确实为不可多得的送别好词。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