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卜算子 · 漫兴三首(其三)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诗集

注解

卜算子: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观光的绰号。骆观光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北宋时盛行此曲。明末清初·万红友《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湛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苏东坡词有「缺月挂疏桐」句,名《缺月挂疏桐》。秦处度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名《百尺楼》。僧皎词有「目断楚天遥」句,名《楚天遥》。无名氏词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五仄韵。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句:《史记·卷一百零九·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閒,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车,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千古,王诏校刊本及《六十家词》本俱作「汉代」。
笕(jiǎn)竹:引水之竹管。笕,《康熙字典》:「以竹通水也。」
朝家:四卷本丁集同,王诏校刊本、《六十家词》本及四印斋本俱改作「朝廷」。
力田:据《汉书》载:惠帝四年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又,文帝十二年诏赐三老孝弟力田等帛各有差。
「舍我其谁也」句:《孟子·公孙丑下》:「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简介

这首小令是庆元六年(西元一二〇〇年),作者六十一岁,被迫退隐于铅山时所作。
本篇是一首抒发感慨、讽刺时事的小词,上阕通过汉代李广、李蔡才干高下有别然而遭遇却恰恰相反的强烈对比,借以痛斥南宋当局在人才使用上执行的佞谀升迁、真虎不用的原则。下阕更借除草、灌溉方面的道理隐喻必须除旧布新,解决积重难返的问题。而结句写一个志在天下的英雄竟成为推举力田的对象,其具有的讽刺意味更加深刻。词中不论是用典还是设譬,极为简洁而洗练,准确而生动,表现了作者的语言艺术的功力。
小令中「李将军」「李蔡」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广者……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军。」「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元狩二年,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
全令的意思是:古代的李将军,受伤被俘后还能夺得匈奴的好马。李蔡的人品在下中等,却被封为列侯。除草要去根,盖房子要添新瓦。万一朝廷推举努力耕田的人。除了我还有谁呢!
小令的上阕是用李广屡立战功,但官位不到九卿,而他的堂弟李蔡人品在下中等,却能封为列侯的故事,以古喻今,尖锐地揭露了南宋小朝廷的腐朽反动本质。它已为一群庸碌无能的投降派所把持,那些有志气、有才能的抗战志士却被排斥打击。这是南宋朝廷偏安政策的体现
小令的下阕以「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作为起兴句,以「万一朝廷举力田,舍我其谁也」这一反语作结,与词的上阕相照应,揭露南宋朝廷打击抗战派的政策。
小令以李广喻自己,指出象李广这样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却总是被排斥、迫害。对此,作者是极为忿慨的,但他却反话正说,不说自己的忿慨,偏说「举力田」;在「舍我其谁」的严肃叙说中,表达了作者强烈愤慨和对南宋朝廷的尖锐嘲讽。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暂无内容

评价

暂无内容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