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水龙吟 · 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诗集

注解

水龙吟:词牌名。出自李白诗句「笛奏龙吟水」。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各家格式出入颇多,兹以历来传诵苏、辛两家之作为准。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过南剑双溪楼」: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南剑」误作「南涧」,《花庵词选》作「题南剑双溪楼」。
南剑:州名。十国闽王延政置镡(xín)州,南唐曰剑州,宋改称南剑州,属福州路。元改延平府。
双溪楼:在南剑州府城东。《弘治八闽通志》:「延平府,负山阻水,为七闽襟喉。剑溪环其左,樵川带其右。(宋·余良弼《双溪楼记》:七闽号东南山水佳处,又延平冠绝于他郡云云。)二水交流,……佔溪山之雄,当水陆之会。(宋·黄裳《双溪阁致语》:襟带高下,瓯闽佔溪水之雄;舟车往来,延平当水陆之会。)」宋·张元干有《风流子》词,题云:「政和间过延平,双溪阁落成,席上赋。」
「举头西北浮云」句:《古诗十九首·其五》:「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三国魏·曹丕《杂诗二首·其二》:「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倚天万里须长剑」句:战国楚·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庄子·卷三十·〈杂篇·说剑〉》:「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句:《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也。……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君言得之。吾少时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之。斯言岂效与!』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曰:『欲屈君为宰,密共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光芒艳发。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或谓焕曰:「得两送一,张公岂可欺乎?」焕曰:「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华得剑,宝爱之,常置坐侧。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报焕书曰:「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因以华阴土一斤致焕。焕更以拭剑,倍益精明。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斗牛,星宿名,二十八宿之斗宿与牛宿。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句: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南剑州》谓剑溪樵川「二水交流,汇为龙潭,是为宝剑化龙之津」。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
燃犀:《晋书·卷六十七·温峤传》:「温峤,字太真,司徒羡弟之子也。……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后以「燃犀」为烛照水下鳞介之怪的劐(huò)典实。
苍江: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及《花庵词选》并作「沧江」,汲古阁影钞四卷本原亦作「苍江」,原作「奴」,后用粉涂去「苍」字,未补。
「峡束苍江对起」句: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峡束苍江起,岩排古树圆。」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南剑州》引古诗:「双溪分二水,万古水溶溶。」按:《八闽通志》谓延平为剑溪樵川二水交流之地,故建楼于此名双溪楼,因亦有「苍江对起」之句也。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句:《三国志·卷七·〈魏书·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又掎角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沙岸:《花庵词选》作「沙际」。

简介

这首词上阕开篇远望西北,点染出国土沦丧,战云密布这一时代特征;接着便直截提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法;下面紧扣双溪楼引出宝剑落水的传说;结尾写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而不能重见天光,不能发挥其杀敌报国的应有作用。下阕写因为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甚至还冒着极大的危险,所以才产生消极退隐思想;最后紧密照应开篇,以眼前之所见结束全篇,使全篇钩锁严密,脉络井然。全词线索清晰,钩锁绵密;因迩及远,以小见大;通篇暗喻,对比强烈。

佳句

  •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翻译

抬头观看西北方向的浮云,驾驭万里长空需要长剑,人们说这个地方,深夜的时候,常常能看见斗牛星宿之间的光芒。我觉得山高,水潭的水冰冷,月亮明亮星光惨淡,待点燃犀牛角下到水中看看,刚靠近栏杆处却害怕,风雷震怒,鱼龙凶残。
两边高山约束着东溪和西溪冲过来激起很高的浪花,过高楼,想飞去但还是收敛作罢,我有心像陈元龙那样但是身体精神都已老了,不妨高卧家园,凉爽的酒,凉爽的席子,一时登上双溪楼就想到了千古兴亡的事情,想到我自己的一生不过百年的悲欢离合,嬉笑怒骂。是什么人又一次卸下了张开的白帆,在斜阳夕照中抛锚系缆?

评价

暂无内容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