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木兰花慢 · 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诗集

注解

“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四卷本作“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花庵词选》作“送张仲固帅兴元”
张仲固:南宋·刘宰《京口耆旧传·卷七·张纲》:“(张)坚字仲固,郊恩补承务郎,再擢绍兴甲戌进士第。……汤公鹏举为御史中丞,荐为台簿,父纲亦以耆德召,父子联舟东上,时以为荣。……除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居一岁,兴元择牧,难其人,遂畀帅节。在兴元教阅义士,劝课农桑,惟日孜孜,……民甚德之。而坚以勤瘁得疾。八月除户部郎中、四川总领,视事甫旬日卒。”《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二五》:“淳熙八年七月十七日诏:‘去年诸路州军有旱伤去处,其监司守臣修举荒政,民无浮殍,各与除职转官。’既而,……江西运副钱佃、知兴元府张坚、知隆兴府辛弃疾、……广南路提点坑冶李大正各转一官。”《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一三八》:“(淳熙)九年三月二十七日,……以知兴元府张坚奏……”
兴元: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陕西·汉中府〉》:“汉中府,《禹贡》梁州之地。春秋时为蜀地。战国初属秦,后为楚地。楚衰,又属于秦。秦置汉中郡。汉因之汉高祖初为汉王,都南郑。……后汉初,入于公孙述,……寻讨平之,仍为汉中郡。后汉末,张鲁据其地,改汉中曰汉宁。魏武征汉中,走张鲁,复为汉中郡。旋入于蜀汉,分置梁州治焉。魏末平蜀,亦曰汉中郡,仍置梁州。晋因之。……历宋、齐至梁,皆为重镇。……后周改曰汉川郡。隋初郡废,而州如故。炀帝废州,复为汉川郡。唐初亦曰梁州,……开元十三年改为褒州。二十年复故。天宝初,亦曰汉中郡。乾元初,复为梁州。兴元初,……升为兴元府。……宋平(孟)蜀,升为兴元府亦曰汉中郡及山南西道节度(属利州东路)。”
汉中开汉业:指刘邦以汉中为基础,开创了汉王朝的帝业。
三秦:即雍、塞、翟三国地。《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
“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句:指刘邦佔领关中事。《汉书·卷一上·高帝纪》:“(韩信)因陈羽可图、三秦易并之计,汉王大悦,遂听信策,部署诸将。……五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汉王遂定雍地。……秋八月,……塞王欣、翟王翳皆降汉。”
追亡事:指萧何追韩信。《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今不见:讽刺南宋统治者不重用抗金爱国人才。
山川满目泪沾衣:初唐诗人李峤《汾阴行》诗:“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祗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胡尘:金人的军马扬起的尘土。
西风:秋风。
塞马:边马。
一编书:广信书院本作“一篇书”,玆从四卷本。《史记·卷五十五·留候世家》:“良尝閒,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小试:略试才能。
征西:指西去帅兴元。
草草离筵(yán):杯盘草草,表示酒席不丰盛。
旌(jīng)旗:指张仲固的随行仪仗。
江涵秋影雁初飞:语出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涵,沉浸。
车轮四角:盼望车子开不动把行人留下来的意思。唐·陆龟蒙《古意》:“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
带减腰围:因为思念友人,身体逐渐消瘦,腰围渐细,衣带日宽。《古诗》有“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之意。南朝梁·沈约《与徐勉书》:“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尝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唐·杜牧《伤秋》诗:“懒慢头时櫛,艰难带减围。”

简介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是南宋著名词人辛稼轩的作品。这首词为作者送别友人而作,词中写的不是一般的祝贺和惜别,而是立足于国家兴亡的高度,运用大量典故并采用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抨击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作者追求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

佳句

  •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翻译

汉中是汉朝开创帝业的地方,问:这个地方是否就是当时的汉中?想当年攻占三秦土地,高祖刘邦乘胜东进,去争夺天下与项羽一决雌雄。追回逃跑的韩信拜他为大将这样尊重人才的事,现在难以见到,只有那满眼破碎的山河令人泪下沾衣。落日中,任凭西方金人侵扰不止,秋天朝廷边塞的战马白白地体壮膘肥。
您就像那得了书的张良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如今去西方兴元不过是小试身手。我备下这简单的饯行酒,你就要匆忙上路,仪仗队里的旌旗飘满了离愁。你想念我的时候,回头看,秋江上天光水影征雁啁啾次第飞。怎么能够让车轮长出四只角把行人强留,禁不起相思别恨衣带渐宽人渐瘦。

评价

朱德才《辛弃疾词选》:此虽是送别之作,旨却在抒发伤时忧国之慨。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