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水调歌头 · 盟鸥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诗集

注解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唐朝大曲有《水调歌》,宋·王灼《碧鸡漫志·卷四》:「按《隋唐嘉话》: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即是水调中制歌也。世以今曲《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中吕调,而唐所谓南吕商,则今俗呼中管林钟商也。」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双调,九十五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亦有前后阕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盟鸥:活用狎鸥鸟不惊之典故,指与鸥鸟约盟为友,永在水国云乡一起栖隐之意。《列子·卷二·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唐·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诗:「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盟。」
带湖: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北灵山下。
翠奁:翠绿色的镜匣。这里用来形容带湖水面碧绿如镜。
先生:作者自称。
杖屦(jù):手持拐杖,脚穿麻鞋。屦,用麻、葛做成的鞋。
杖屦无事:《花庵词选》作「无事杖屦」。
一日走千回:唐·杜甫《三绝句·其二》:「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又《百忧集行》:「一日上树能千回。
「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句:表示与鸥鹭结盟,要互相信任,不要猜疑。《左传·僖公九年》:「(九年)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鸥鹭,四卷本甲集作「鸥鸟」;相猜,《花庵词选》作「嫌猜」。
偕来:一起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句:描写鸥鹭在水中窥鱼欲捕的情态。
窥鱼:宋·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诗:「白鸥窥鱼凝不知。」
痴计:心计痴拙。
「不解举吾杯」句:不理解我举杯自饮的情怀。
废沼荒丘畴昔:宋·洪迈《稼轩记》:「郡治之北可里所,故有旷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其从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前乎相攸者皆莫识其处,天作地藏,择然后予。」畴昔,以往、过去。
明月清风此夜:宋·苏轼《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句:过去荒凉的废池荒丘,如今变得景色优美。以带湖今昔的变化,感叹人世沧桑,欢乐和痛苦总是相继变化的。
「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句:唐·杜甫《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简介

这首词作于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作者罢官归家不久,反映了词人当时的生活,包含了抑郁和悲愤的思想感情。此词表面是写优游之趣,闲适之情,作者表示要与鸥鹭为友,寄情于山水,他想到带湖的今昔,感慨人世间的悲欢和变迁,实际上是在忧虑国事,叹惜自己的远大志向不能实现。全词主要特点在于题为「盟鸥」,戏用会盟体,在新奇当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感情内涵。

佳句

  • 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後,来往莫相猜。
  • 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 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

翻译

带湖是我最爱的地方啊,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我闲居无事,手扶竹杖,脚穿麻鞋,徜徉湖畔,一日里竟然千百次绕湖徘徊。鸥鸟啊,你既和我缔结盟好之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疑猜。还有那白鹤在什么地方呢?请你也邀请它一起来。
鸥鸟立于水边苍苔之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绿藻,原来是在偷窥鱼儿,伺机而捕。可笑你只知盯住游鱼多么痴呆,却不懂我此时举杯的情怀。昔日这里是破败的池沼荒芜的山丘,今夜已是月色皎洁,清风徐来。人世间几度欢乐,几度悲哀?河东绿荫尚嫌稀少,还须把杨柳多多来栽。

评价

淸·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稼轩词有以朴处见长,愈觉情味不尽者。如《水调歌头》结句云:「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信手拈来,便成绝唱,后人亦不能学步。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