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满江红 ·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诗集

注解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一作「送李正之提刑」。
李正之:南宋·王明清撰《玉照新誌·卷四》:「绍兴乙卯,张(孝祥)安国为右史,明清与仲信兄、郑举善、郭世祯从范、李大正正之、李泳子永多馆于安国家。春日,诸友同游西湖。至普安寺,于窗户间得玉钗半股、青蚨半文,想是游人欢洽所分授,偶遗之者。各赋诗以纪其事,归录示安国,云:『我当为诸公考校之。』明清云:『凄凉宝钿初分际,愁绝清光欲破时。』安国云:『仲信宜在第一。』俯仰今十年矣,主宾之人,俱为泉下之尘,明清独存于世,追怀如梦,黯而记之。」知李正之名大正,与李子永诸人同为张孝祥(安国)之客。《建安县志·卷六·人物志》:「李大正字正之,乾道中尉遂昌,去会稽令,念遂民不忘,求知其邑事。既至,判滞案,均赋税。淳熙中由提点知南安军,理赋税,计利害,皆穷源剔末,所莅事判决如流,毫髮快人心。」李氏仕历《建安县志》所载过简,据《宋会要辑稿》、《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韩南涧《胆泉铭》及范成大《壶天观》题名所载,李氏于乾道中及淳熙中,曾两度任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采铜铸钱),其后又任利州路提刑及四川都大茶马各官。据赵蕃《淳熙稿》及韩元吉《南涧甲乙稿》中与李氏往还各诗文观之,李氏当时亦寓居信州,故与信州诸人过往均繁,友谊均深。坑冶司分设饶、赣二州,而信州在其时为产铜主要地区,故李氏身任泉使而常驻信州。又宋·彭龟年《止棠集·卷十三·迎李泉使启》:「擢从辅郡,出拥轺封。……恭惟某官文出胸中之浑厚,学非纸上之拘挛。视天下事,无烦简剧易之不周;置诸公间,以献纳论思而甚允。尝缔班于九寺,旋分节于三官。人皆惜施设之未充,士已知经画之已立。」
提刑:提点刑狱使的简称,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监察事务。
蜀道登天:李白《蜀道难》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衣绣衣(以示尊贵),持斧,分部讨姦治狱(派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宋代各路之提点刑狱使即其官也。这里借指友人李正之。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句:已值中年,最不堪离别之苦。《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东北看惊:指曹魏有惊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闻风心惊。看惊,一作「看賸」。
诸葛表: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有《出师表》上蜀汉後主。
西南:川蜀地处西南。
相如檄(xí):司马相如有《喻巴蜀檄》。《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传》:「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bó)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馀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檄文、即告示。
功名:赞友人文才出众,足能立功建业。
君侯:汉代对列侯的尊称,後泛指达官贵人,此指李正之。
如椽(chuán)笔: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笔,指大手笔,典出《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子洽传·洽子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休:不要。
荆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经之地。
吾能说:韩愈《题临泷寺》诗:「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稼轩曾官湖南、湖北,故谓「吾能说」。
要:请。
庐山:一作「庐江」。
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苏东坡以为是当年周瑜破曹之赤壁,而为前後《赤壁赋》。又東坡之《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起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词的「千古浪」即由苏词而来。
铜鞮(tí):铜鞮在今湖北襄阳。《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上》:「初(梁)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谣云:『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果如谣言。」唐人雍陶《送客归襄阳旧居》诗:「惟有白铜鞮上月,水楼闲处待君归。」
陌上:田间。古代规定,田间小路,南北方向叫做「阡」,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叫做「陌」。阿袁(即陈忠远)《客次夜读》诗:「客中谁此话相逢,千万休夸陌上蓬。夜读不知星月隐,一襟窗畔挹春风。」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把子时作为三更,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句:杜甫《寄杨五桂州谭》诗:「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正,正值、正当时;相忆,相思、想念。

简介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作於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冬,时稼轩罢居上饶。李正之是辛稼轩的好友,曾两度任江淮、荊浙、福建、广南路的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采铜铸钱),信州为当时主要产铜区,故李正之常驻信州。是年冬入蜀,改任利州路提点刑狱使。稼轩作此词送行。
起笔缴足送行题面,「东北」一联气势磅礴,不惟文武兼领,且用事恰切,寓意深刻。下阕历数入蜀景色——庐山瀑、赤壁浪、铜鞮月,以阔其心胸,壮其行色。结韵回应篇首,万里雪飘,寒梅怒放,人品、友谊、别情,一总囊入,豪迈隽永,韵味无穷。这阕词,是作者把对于祖国的爱和对於战鬭的友谊的爱,凝结在一起而又委宛地表达了出来的,所以读来感人至深。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希望借着这首《喻巴蜀檄》让金人闻风心惊。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
君莫要流泪伤心,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

评价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诸葛表与相如檄,俱切蜀事。
淸·陈廷焯《词则·放歌集》:气魄之大,突过东坡,古今更无敌手。其下笔时,早已目无馀子矣。龙吟虎啸。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稼轩《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云:「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又云:「赤壁矶头千古恨,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不善学之,狂呼叫嚣,流弊何极。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