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霜天晓角

塞门桂月。蔡琰琴心切。弹到笳声悲处,千万恨、不能雪。
愁绝。泪还北。更与胡儿别。一片关山怀抱,如何对、别人说。
                

诗集

注解

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长桥月》、《踏月》。越调,仄韵格。各家颇不一致,通常以《稼轩长短句》为准。双调四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别有平韵格一体。
塞门:指边塞之门,即胡地。桂月:指月,相传月中有桂树。
蔡琰(yǎn):字文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笳(jiā)声:指蔡琰被掳南匈奴后,创作的《胡笳十八拍》。
雪:洗去,除去。
愁绝:极端忧愁。
胡儿:指的是蔡琰生的两个儿子。
关山:这里指的是祖国。

简介

《霜天晓角·塞门桂月》是宋代词人吴淑真的作品。这首词上阕借写汪元量弹奏《胡笳十八拍》来抒发国亡被掳沦落异地之痛。下阕着重写思国之苦。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亡国的悲痛之情。词中深沉挚烈的爱国情怀不为他人所理解,无法倾吐,又身为囚徒,亦难以倾吐,这就把亡国者的痛苦更深一层地揭示了出来。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在边塞之地,抬头看着明月。蔡琰急切的弹奏着古琴。弹到《胡笳十八拍》的悲愤之处,恨意千万如丝如缕,不能洗去。
极端忧愁。含着泪回归大汉,临别在胡地所生的两个儿子,悲痛欲绝。怀抱着一片祖国,又能向谁人诉说。

评价

当代学者、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赵慧文:“由于景、事、理、情四者熔为一体,故能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将当今亡国之悲与汉末丧乱之痛巧妙融合,展示了本词的历史深度。”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