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答刘桢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诗集

暂无内容

注解

子:你,对刘桢的尊称。无几:表示时间过去不久。
所经:经过的时间。一旬:十天。
一何:多么。笃(dǔ):深厚,真诚。
三春:多年。三,虚指多数。春,指年,古代常以季节名代表年。《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里的“其愁如三春”所表达的意思与之相同。
咫(zhǐ)尺:比喻距离很近。咫为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涉:度过,越过。九关:九重天门。关:闭门的横木,这里指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陶陶:和暖的样子。朱夏:夏天。《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朱明为夏天的别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其辞曰:‘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这里以夏天的和暖比喻刘桢人品的温和。“德”原作“别”,据《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四改。
昌且繁:(草木)昌盛繁茂的样子。

简介

《答刘桢》是汉魏之际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在收到刘桢写给自己《赠徐干》之后,而作的一首回赠诗。

佳句

  •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翻译

与您分别时间还不久,经过的时间还不到十天。
我的思念多么的深厚,这愁绪就像多年没见一般。
虽说(我俩)相距近在咫尺,(相见)却难如越过九重天。
和暖的夏天,草木是那样的昌盛繁茂。

评价

清初著名的诗人兼诗论家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七:“句中多用虚字作健,非魏人不能。以能役虚字作转语,每句动折故健也。结法新警。”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