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水调歌头 · 秋色渐将晚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敧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诗集

注解

黄花,指菊花。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句:暮秋景物渐呈苍老深暗之色,菊花开时报来了将要降霜的信息。
小窗低户:指简陋的房屋。
微路,小路。
敧(qī)斜:倾斜,歪斜。
山翁:《晋书·山简传》载山简好酒易醉。作者借以自称。
何事:为什么。
坐看:空看、徒欢。
流年:指流逝的岁月。
拚(pàn)却:甘愿。
华:同花,指在闲居中空白了鬓髮。
徙(xǐ)倚:徘徊,流连不去。
沧海:此指临近湖州的太湖。作者时居汴山,在太湖南岸。
平昔:往日。
遍:这里是“走遍”的意思。
天涯:天边,喻平生飘荡之远。
三径:庭院间的小路。据晋代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记载,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归里,于园中辟三径,惟与求仲、羊仲往来。後遂以“三径”喻隐居生活。
松竹:代指山林隐居处,含有贞节自持之意。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句:写辞官归隐家园。化用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悲风:悲凉的秋风。
冉冉:指大雁缓缓飞行的样子。
新雁:指最初南归之雁。
边马:指边地的军马。
胡笳:古代塞外民族的一种乐器。此处指军中的号角。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句:这里化用三国时魏国蔡琰《悲愤诗》。“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
胡沙:指代胡人发动的战争。
“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句:“静”一作“净”,化用李白《永王东巡歌》中的“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简介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是词人退隐山野之后写下的。当时金兵南犯,朝廷动荡,词人虽归隐田园,但仍心系家国,所以写下此词,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和对国事的忧虑之情。本词词意陡然曲折,情感再三转折,造就了词的峭骨和逸致,使其十分耐人寻味。

佳句

  •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翻译

秋色日渐变浓,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
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的小路,松竹才是我的家。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扑灭了胡人军马扬起的尘沙。

评价

宋代关子东:“味其词婉丽,绰有温李之风。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