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周颂 · 我将

我将我享,
维羊维牛,
维天其右之!
仪式刑文王之典,
日靖四方。
伊嘏文王,
既右飨之。
我其夙夜,
畏天之威,
于时保之。
                

诗集

注解

我:周武王自称。将:捧。
享:献祭品。
右:通“佑”,保佑。
仪式:法度。刑:通“型”,效法。典:典章制度。
靖:平定,治理。
伊:语助词。嘏(gǔ):福。一说通“假”,伟大。
既:尽。右:助。朱熹《诗集传》则以为神灵“降而在祭牛羊之右”。飨(xiǎng):享用祭品。
夙夜:早晚,指勤政。
于时:于是。

简介

《周颂·我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王祭天而以周文王配享的诗,据学者考证,是中国古代舞蹈乐曲《大武》一成的歌诗。全诗一章,共十句。通篇都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即周武王出兵之前向父亲的神灵和上帝陈述出兵的目的,并祈求保佑。其语言质朴,充满敬畏之情。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奉上祭品献神灵,
祭品有牛还有羊,
祈求上天佑周邦。
效法文王的典章,
日日谋求安四方。
伟大文王英名扬,
配祀上帝祭品享。
我们早晚勤努力,
遵循天道畏天威,
才能保佑我周邦。

评价

宋代朱熹《诗集传》:“赋也。此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之乐歌。言奉其牛羊以享上帝而曰:天庶其降,而在此牛羊之右乎?盖不敢必也。”“言我仪式刑文王之典,以靖天下,则此能锡福之文王,既降而在此之右,以飨我祭,若有以见其必然矣。”“又言天与文王,既皆右享我矣。则我其敢不夙夜、畏天之威,以保天与文王所以降鉴之意乎?”“程子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冬至祭天而以祖配之,以冬至,气之始也。万物成形于帝,而人成形于父,故季秋享帝以父配之,以季秋,成物之时也。陈氏曰:古者祭天于圆丘,扫地以行事,器用陶匏,牲用犊,其礼极简,圣人之意以为未足以尽其意之委曲,故于季秋之月,有大享之礼焉。天,即帝也,郊而曰天,所以尊之也,故以后稷配焉。后稷远矣,配稷于郊,亦以尊稷也。明堂而曰帝,所以亲之也,以文王配焉。文王亲也,配文王于明堂,亦以亲文王也。尊尊而亲亲,周道配矣。然则郊者古礼,而明堂者,周制也,周公以义起之也。东莱吕氏曰:於天!维庶其飨之。不敢加辞焉。於文王,则言式其典,日靖四方,天不待赞法文王,所以法天也。卒章惟言畏天之威,而不及文王者,统于尊也。畏天,所以畏文王也,天与文王,一也。”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