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大雅 · 旱麓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诗集

注解

旱麓:旱山山脚。旱,山名,据考证在今陕西省南郑县附近。
榛(zhēn)楛(hù):两种灌木名。济(jǐ)济:众多的样子。
岂(kǎi)弟(tì):即“恺悌”,和乐平易。君子:指周文王。
干(gān):求。
瑟:光色鲜明的样子。玉瓒(zàn):圭瓒,天子祭祀时用的酒器。玉圭做柄,柄的一端是勺,用以舀秬鬯。
黄流:黄,用黄金制成或镶金的酒勺;流。用黑黍和郁金草酿造配制的酒,用于祭祀,即秬(jù)鬯(chàng)。
攸:所。
鸢(yuān):鸷(zhì)鸟名。即老鹰。戾(lì):到,至。
遐:通“胡”,何。作:作成,作养。
骍(xīn)牡:红色的公牛。
介:求。景:大。
瑟:众多的样子,与第二章的“瑟”字不同义。柞(zuò)棫(yù):栎(lì)树与白桵(ruí)树。郑玄笺:“柞,栎也;棫,白桵也。”
燎(liǎo):焚烧,此指燔柴祭天。
劳:慰劳。或释为保佑。
莫莫:同“漠漠”,众多而没有边际的样子。葛藟(léi):葛藤。
施(yì):伸展绵延。条枚:树枝和树干。
回:奸回,邪僻。

简介

《大雅·旱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描写祭祀情景为君子(或指周文王)祝福的小诗。全诗六章,每章四句,以“岂弟君子”一句作为贯穿全篇的气脉。首章前两句以旱山山脚茂密的榛树楛树起兴,也带有比意;第二章起开始触及“祭祖受福”的主题。第三章从祭祀现场宕出一笔,忽然写起了飞鸢与跃鱼,章法结构显得摇曳多姿;第四章在第三章宕出一笔后收回,继续写祭祀的现场;第五章接写燔柴祭天之礼;最后一章,以生长茂密的葛藤在树枝树干上蔓延不绝比喻上天将永久地赐福给周邦之君民。全诗通篇弥漫着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诗章虽短,但内涵颇丰。

佳句

  •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翻译

瞻望那边旱山山底,榛树楛树多么茂密。和乐平易好个君子,求福就凭和乐平易。
圭瓒酒器鲜明细腻,金勺之中鬯酒满溢。和乐平易好个君子,天降福禄令人欢喜。
老鹰展翅飞上蓝天,鱼儿摇尾跃在深渊。和乐平易好个君子,怎会不去培养青年。
清醇甜酒已经满斟,红色公牛备作牺牲。用它上供用它祭祀,用它求取大的福分。
柞树棫树那么茂盛,百姓砍来焚烧祭神。和乐平易好个君子,神灵要来把你慰问。
葛藤一片到处长满,蔓延缠绕树枝树干。和乐平易好个君子,求福有道不邪不奸。

评价

宋代理学家朱熹《诗经集传》:“此亦以咏歌文王之德。言旱山之麓,则榛楛济济然矣。岂弟君子,则其干禄也、岂弟也。干禄岂弟,言其干禄之有道,犹曰其争也,君子云尔。”
中华美学学会理事张锡坤《俯仰宇宙审美观照源起之再追索——从〈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谈起》:“《大雅·旱麓》作为一首观仰宗庙祭祀之作,不仅与《观》卦有着共同的宇宙观背景,而且有着共同的核心观念,其兴象引起的所咏之词,也与《观》卦的核心观念相应,可谓一脉相承。”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