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小雅 ·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诗集

注解

蓼(lù)蓼:长又大的样子。
莪(é):一种草,即莪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
匪:同“非”。
伊:是。
劬(qú)劳:与下章“劳瘁”皆劳累之意。
蔚(wèi):一种草,即牡蒿。
劳瘁:因辛劳过度而致身体衰弱。
瓶:汲水器具。
罄(qìng):尽。
罍(léi):盛水器具。
鲜(xiǎn):指寡、孤。
民:人。
怙(hù):依靠。
衔恤:含忧。
鞠:养。
拊:通“抚”。
畜:通“慉”,喜爱。
顾:顾念。
复:返回,指不忍离去。
腹:指怀抱。
昊(hào)天:广大的天。
罔:无。极:准则。
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
飘风:同“飙风”。
发发:读如“拨拨”,风声。
穀(gǔ):善。
律律:同“烈烈”。
弗弗:同“发发”。
卒:终,指养老送终。

简介

《小雅·蓼莪》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六章,首尾四章每章四句,中间二章每章八句。此诗前两章以“蓼蓼者莪”起兴,诗人自恨不如抱娘蒿,而是散生的蒿、蔚,由此而联想到父母的劬劳、劳瘁,就把一个孝子不能行“孝”的悲痛之情呈现出来;第三章用“瓶之罄矣,维螬之耻”开头,讲述自己不得终养父母的原因,将自己不能终养父母的悲恨绝望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第四章诗人悲诉父母养育恩泽难报,连下九个“我”字,体念至深,无限哀痛,有血有泪;后两章承第四章末二句,以南山、飙风起兴,创造了肃杀悲凉的气氛,抒写遭遇不幸的悲怆伤痛。

佳句

  •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翻译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独我为何遭此劫?
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有不幸事,不能终养独是我!

评价

孔颖达《孔疏》:亲病将亡,不得扶持左右,孝子之恨,最在此时。
朱熹《诗集传》:言昔谓之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以比父母生我以为美材,可赖以终其身,而今乃不得其养以死。于是乃言父母生我之劬劳而重自哀伤也。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引沈德潜《说诗晬语》:《鸱鹗》诗连下十馀字,《蓼莪》诗连下九我字,《北山》诗连下十二或字。情至,不觉音之繁,辞之复也。
姚际恒《诗经通论》:勾人眼泪全在此无数“我”字。
方玉润《诗经原始》:诗首尾各二章,前用比,后用兴;前说父母劬劳,后说人子不幸,遥遥相对。中间两章,一写无亲之苦,一写育子之艰,备极沉痛,几于一字一泪,可抵一部《孝经》读。……以众衬己,见己之抱恨独深。
丰坊《诗说》:是诗前三章皆先比而后赋也;四章赋也;五、六章皆兴也。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