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小雅 · 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诗集

注解

尔:指放牧牛羊者。
三百:与下文「九十」均为虚指,形容牛羊众多。
维:为。
犉(chún):大牛,牛生七尺曰「犉」。
思:语助词。
濈(jí)濈:一作「戢戢」,群角聚集貌。
湿湿:摇动的样子。
阿(ē):丘陵。
讹(é):同「吪」,动,醒。
牧:放牧。
何:同「荷」,负,戴。
蓑(suō):草製雨衣。
餱(hóu):乾粮。
物:毛色。
牲:牺牲,用以祭祀的牲畜。
具:备。
以:取。
薪:粗柴。
蒸:细柴。
雌雄:「飞曰雌雄」,此句言猎取飞禽。
矜(jīn)矜:小心翼翼。
兢(jīng)兢:谨慎紧随貌,指羊怕失群。
骞(qiān):损失,此指走失。
崩:散乱。
麾(huī):挥。
肱(ɡōnɡ):手臂。
众:蝗虫。古人以为蝗虫可化为鱼,旱则为蝗,风调雨顺则化鱼。
旐(zhào):画有龟蛇的旗,人口少之郊县所建。
旟(yǔ):画有鹰隼的旗,人口众多之州所建。
大人:太卜之类官。
占:占梦,解说梦之吉凶。
溱(zhēn)溱:同「蓁蓁」,众盛貌。

简介

《小雅·无羊》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歌颂牛羊繁盛的诗歌。全诗四章,每章八句,就如一曲悠扬的牧歌或一幅美丽的放牧图,将牛羊放牧及归家的场面描绘得细致入微,描述纯用白描手法,却描摹精妙,图画难足,而且笔底蕴情,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谁说你们没有羊?一群就有三百隻。谁说你们没有牛?七尺高的有九十。你的羊群到来时,衹见羊角齐簇集。你的牛群到来时,衹见牛耳摆动急。
有的奔跑下高丘,有的池边把水喝,有的睡着有的醒。你到这里来放牧,披戴蓑衣与斗笠,有时背着干粮饼。牛羊毛色三十种,牺牲足够祀神灵。
你到这里来放牧,边伐细柴与粗薪,边猎雌雄天上禽。你的羊群到来时,羊儿小心紧随行,不走失也不散群。衹要轻轻一挥手,全都跃登满坡顶。
牧人悠悠做个梦,梦里蝗虫化作鱼,旗画龟蛇变为鹰。请来太卜占此梦:蝗虫化鱼是吉兆,预示来年丰收庆;龟蛇变鹰是佳征,预示家庭添人丁。

评价

宋·朱晦菴《诗集传》:赋也。羊以三百为群,其群不可数也。牛之犉者九十,非犉者尚多也。聚其角而息,濈濈然;呞而动其耳,湿湿然。王氏曰:濈濈,和也,羊以善触为患,故言其和,谓聚而不相触也。湿湿,润泽也,牛病则耳燥,安则润泽也。此诗言牧事有成,而牛羊众多也。
清·王阮亭《渔洋诗话》:字字写生,恐史道硕、戴嵩画手擅场,未能如此尽妍极态。
清·方鸿蒙《诗经原始》:其体物入微处,有画手所不能到。
清·沈归愚《说诗晬语》:《无羊》考牧,何等正大事,而忽然幻出占梦……人物富庶,俱于梦中得之。恍恍惚惚,怪怪奇奇,作诗要得此段虚景。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