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国风 · 王风 · 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诗集

注解

中谷:同谷中,山谷之中。孔疏:「中谷,古中。倒其言者,古人之语皆然,诗文多此类也。」蓷(tuī):益母草。《尔雅·释草》:「萑,蓷。」郭璞注:「今茺蔚也。叶似荏(萑),方茎,白华,华在节间,又名益母。」
暵(hàn)其:即「暵暵」,形容干枯、枯萎的样子。暵,晒干。
仳(pǐ)离:妇女被夫家抛弃逐出,后世亦作离婚讲。仳,别,分别。
嘅(kǎi)其:即「嘅嘅」。嘅,同「慨」,叹息之貌。叹:叹息。
遇人:逢人,嫁人。遇,相逢,不期而会。艰难:困难。郑笺:「有女遇凶年而见弃,与其君子别离,嘅然而叹,伤己见弃,其恩薄。所以嘅然而叹者,自伤遇君子之穷厄。」
修(xiū):干枯,败坏。一说长。
条:深长。
啸:号,呼叫,悲啸之声。
不淑:不善。一说无用。
湿:将要晒干的样子。
啜:哽噎抽泣貌。
何嗟及矣:同「嗟何及矣」。嗟,悲叹声。一说句中助词。何及,言无济于事。及,与。郑笺:「及,与也。泣者,伤其君子弃己。嗟乎,将复何与为室家乎?」

简介

《国风·王风·中谷有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古今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被离弃妇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全诗三章,每章六句。此诗从益母草干枯起兴,抒发弃妇内心的苦楚和慨叹。第一章叹其不得已,第二章啸其心中之深怨,第三章泣其穷途之末路:情感内容层层加深。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槁。有位女子遭遗弃,内心叹息又苦恼。内心叹息又苦恼,嫁人不淑受煎熬。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子遭遗弃,抚胸叹息又长啸。抚胸叹息又长啸,嫁人不淑多苦恼。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子遭遗弃,抽噎哭泣泪不干。抽噎哭泣泪不乾,悔恨莫及空长叹。

评价

宋·朱晦菴《诗集传》:凶年岁馑,室家相弃,妇人览物起兴,而自述悲欢之辞也。……何嗟及矣,言事已至此,未如之何,穷之甚也。
宋·谢依斋《传说汇纂》:此诗三章,言物之暵,一节急一节。女之怨恨者一节急一节。始曰遇人之艰难,怜其穷也。中曰遇人之不淑,怜其遭凶祸也。终曰何嗟及矣,夫妇既已离别,虽怨嗟亦无及也。饥馑而相弃,有哀矜恻怛之意焉。
清·姚首源《诗经通论》:此诗闵妇人遭饥馑而作:故云「有女」。集传谓「妇人自作」,绝不类。「仳离」,「仳」字未详;合来恐只是「流离失所」之义。毛传训为「别」,按「别离」以后人语,未可以「仳」之音近「别」而遂为别也。孔氏曰:「以『仳』与『离』共文,故知当为别义。」如此说,其无确义可知。因以「仳离」为「别离」,故以为夫弃其妻;其实不然。愚意,此或闵嫠妇之诗,犹杜诗所谓「无食无儿一妇人」也。先言「艰难」,夫贫也。再言「不淑」,夫死也。礼「问死曰『如何不淑』」。末更无可言,故变文曰「何嗟及矣」。「乾」「修」「湿」,由浅及深;「叹」「啸」「泣」亦然。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