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国风 · 王风 · 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诗集

注解

扬之水:平缓流动的水。扬,悠扬,缓慢无力的样子。一说激扬之水,喻夫。
不流:流不动,浮不起,冲不走。束薪:成捆的柴薪,喻婚姻,在此指妻。
彼其之子:(远方的)那个人,指妻子。其,语助词。之子:是子,这个人。
不与我:不能和我。戍申:在申国戍守。申是姜姓国,周平王的母舅家,在今河南南阳北。
怀:平安。一说思念、怀念。
曷(hé):何。予:我。
束楚:成捆的荆条。楚,荆条,灌木,人多以之为柴薪。
甫:甫国,即吕国,在今河南南阳西。
蒲:蒲柳,枝细长而柔软。
许:许国,故地在今河南许昌东。

简介

《国风·王风·扬之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戍边战士思念家中妻子的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六句。诗从扬之水不流束薪起兴,一唱三叹,反复掀起戍卒思妇盼归之怨的高潮。在形式上,此诗句式富于变化,同时带有鲜明的口语化倾向。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小河沟泛着浅波,漂不走一捆柴禾。我心中想念的人,没跟我同守申国。日日夜夜思念啊,何年何月回故国?
小河沟泛着浅波,漂不走一捆荆禾。我心中想念的人,没跟我同守甫国。日日夜夜思念啊,何年何月回故国?
小河沟泛着浅波,漂不走一捆蒲禾。我心中想念的人,没跟我同守许国。日日夜夜思念啊,何年何月回故国?

评价

宋代朱熹《诗集传》:“平王不能行其威令于天下,无以保其母家,乃劳天下之民,远为诸侯戍守,故周人之戍申者,又以非其职而怨思焉。则其哀懦微弱,而得罪于民,又可见矣。”“平王以申国近楚,数被侵伐,故遣畿内之民戍之,而戍者怨思,作此诗也。兴取之不二字,如《小星》之例。”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