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国风 · 鄘风 · 鹑之奔奔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诗集

注解

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鹑:鸟名,即鹌鹑。大如小鸡,头细而无尾,毛有斑点。奔奔:跳跃奔走。
鹊:喜鹊。彊(qiáng)彊:翩翩飞翔。奔奔、彊彊,都是形容鹑鹊居有常匹,飞则相随的样子。
无良:不善。
我:“何”之借字,古音我、何相通。一说为人称代词。
君:君主,一说君子。

简介

《国风·鄘风·鹑之奔奔》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古代学者一般认为此诗是谴责、讽刺卫国国君的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写女子责怪男人的诗。全诗二章,每章四句。上下两章前两句完全一样,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造成一种回环与交错的效果。每章后两句,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避免了反复咏唱时容易引起的单调的感觉。

佳句

  •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

翻译

鹌鹑尚且双双飞,喜鹊也是成双对。这人心地不善良,为何以他为兄长。
喜鹊尚且成双对,鹌鹑也是双双飞。这人丝毫没良心,为何把他当国君。

评价

宋代朱熹《诗集传》:“卫人刺宣姜与顽非匹偶而相从也。故为惠公之言以刺之,曰:人之无良,鹑鹊之不若而我反以为之,何哉!”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为兄’、‘为君’乃国君之弟所言耳,盖刺宣公也。陆农师以上章为‘娣刺宣姜’,下章为‘妾刺宣姜’,尤凿。夫娣即妾,何所分焉?切合‘兄’字、‘君’字,稚甚!”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