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国风 · 邶风 · 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诗集

注解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新台:台名,卫宣公为纳宣姜所筑,故址在今山东省甄城县黄河北岸。台:台基,宫基,新建的房子。
有:语助词,做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有泚(cǐ):鲜明的样子。
河:指黄河。
弥弥(mímí):水盛大的样子。
燕婉:指夫妇和好。燕,安;婉,顺。
蘧篨(qúchú):不能俯者。古代钟鼓架下兽形的柎,其兽似豕,蹲其后足,以前足据持其身,仰首不能俯视。喻身有残疾不能俯视之人,此处讥讽卫宣公年老体衰腰脊僵硬状。一说指癞蛤蟆一类的东西。
鲜(xiǎn):少,指年少。一说善。
有洒(cuǐ):高峻的样子。
浼(měi)浼:水盛大的样子。
殄(tiǎn):通「腆」,丰厚,美好。
设:设置。
鸿:蛤蟆,一说大雁。
离:离开。一说离,通「丽」,附着,遭遇。一说离,通「罹」,遭受,遭遇,这里指落网。
戚施(shī):蟾蜍,蛤蟆,其四足据地,无须,不能仰视,喻貌丑驼背之人。

简介

《国风·邶风·新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民众讽刺卫宣公劫夺儿媳姜氏(宣姜)的诗歌,后世因此而用「新台」以喻不正当的翁媳关系。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章叠咏,每章前二句是兴语,但兴中有赋;第三章用比法,表现女主人公新婚生活出现的反差。三章各后两句均以理想和现实的相悖,构成异常强烈的对比,反衬出女主人公郁积已久的怨愤之情。

佳句

  •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翻译

新台明丽又辉煌,河水洋洋东流淌。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蛤蟆样。
新台高大又壮丽,河水漫漫东流去。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不成样。
设好鱼网把鱼捕,没想蛤蟆网中游。本想嫁个如意郎,得到却是如此丑。

评价

宋·朱晦菴《诗集传》:旧说以为卫宣公为其子急娶于齐,而闻其美,欲自娶之,乃作新台于河上而娶之。国人恶之,而作此诗,以刺之。言齐女本求与急为燕婉之好,而反得宣公丑恶之人也。……(二章)言其病不已也。……(三章)言设鱼网而反得鸿,以兴求燕婉之而反得丑疾之人,所得非所求也。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