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国风 · 周南 ·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诗集

注解

麟: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仁兽。它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被古人看作至高至美的野兽,因而把它比作公子、公姓、公族的所谓仁厚、诚实。现代生物学家或以为的长颈鹿。趾:足,指麒麟的蹄。
振振(zhēn):诚实仁厚的样子。公子:与公姓、公族皆指贵族子孙。
于(xū):通“吁”,叹词。于嗟:叹美声。
定:通“顁(dìng)”,即额头。
公姓: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孙为公姓。或曰公姓犹言公子,变文以协韵。
公族:公侯同祖的子孙。

简介

《国风·周南·麟之趾》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赞美诸侯公子的诗歌。此诗以麒麟比人,祝贺人家多子多孙,且子孙品德高尚,如同麒麟。全诗三章,每章三句。三章回旋往复,反覆唱叹,通过视觉意象与听觉效果的交汇,营造出一种兴奋、热烈的诗情画意。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麒麟脚蹄不踢人,仁厚有为公子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麒麟额头不撞人,仁厚有为公姓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麒麟尖角不伤人,仁厚有为公族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评价

宋代严粲《诗辑》:“有足者宜踶,唯麟之足,可以踶而不踶;有额者宜抵,唯麟之额,可以抵而不抵;有角者宜触,唯麟之角,可以触而不触。”
宋代朱熹《诗集传》:“序以《关雎》之应得之。”“文王后妃德修于身,而子孙宗族皆化于善。故诗人以麟之趾,兴公之子,言麟性仁厚,故其趾亦仁厚。文王后妃仁厚,故其子亦仁厚。然言之不足,故又嗟叹之,言是乃麟也。何必麇身牛尾而马蹄,然后为王者之瑞哉!”
清代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麟趾》,美公族之盛也。”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