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柳梢青 · 春感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诗集

注解

题曰《春感》,亦咏元宵。
铁马:指战马。陆倕《石阙铭》:“铁马千群。”
银花:花炮,俗称“放花”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洒泪“兼用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意。
愁城:庾信《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详见姜夔《齐天乐》注(231页)。
指蒙古的流行歌曲,鼓吹杂戏。周邦彦《西河》:“酒旗戏鼓甚处市。”
故国:本意是“故都”,这里兼说“故宫”,连下高台。《武林旧事》卷三:“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
辇下:皇帝辇毂之下,京师的代称,犹言都下。
三句分说:宋亡以后临安元宵光景,自己避乱山中,宋室漂流海上。

简介

《柳梢青·春感》是南宋末年词人刘辰翁晚年隐居山中的作品,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元宵节有感而作。此词笔调苍凉,抒发了作者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深沉感情。

佳句

  •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翻译

到处都是披着毛毡的蒙古骑兵,亡国后,人们去观看上元灯市,花灯好像也伴人洒泪。春天来到这座悲惨的城市,元军在街头打着鼓、耍把戏,横笛吹奏起蒙古的腔调,哪里有一点儿春天的光景?耳闻目睹,心头不是滋味!
在微弱的灯光下叹息,悲伤无聊的生活把人折磨,在这明月高悬的上元灯市,我十分留恋沦陷的楼台房舍。那令人眷恋的临安都城的风景,那隐居山林的寂寞岁月,那逃往海滨的小朝廷的君臣,怎么进行抗敌斗争,复兴祖国?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评价

况周颐::“须溪词多真率语,满心而发,不假追琢,有掉臂游行之乐。其词笔多用中锋,风格遒上,略与稼轩旗鼓相当。”
吴熊和说:“‘海上心情’,用苏武在北海矢志守节事。这个理解非常正确,符合词人思想感情的实际。”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