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诗集

注解

生查子:词调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烟欲收:山上的雾气正开始收敛。
临:接近。清晓:黎明。
重(chóng)道:再次说。
罗裙(qún):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女孩衣裙。
怜:怜惜。

简介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是唐末五代词人牛希济的词作。这首词用清峻委婉的语言,生动形象而又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对情人分别时难舍难分的场面,表现了缠绵婉转的“人生自古伤别离”的思想感情,描摹出一种深沉悱恻的情绪。

佳句

  •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翻译

春山上的烟雾即将散去,淡色的天空上,星星稀疏且小。将落的月儿照在我们脸上,流着离别的泪水,天已经接近黎明。
话已经说了很多,情意却没有尽头。回过头来仍说道:记得绿罗裙,无论走到何处都要怜惜芳草。

评价

清末经学大师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牛希济《生查子》言清晓欲别,次第写来,与《片玉词》之“泪花落枕红绵冷”词相似。下阕言行人已去,犹回首丁宁,可见眷恋之殷。结句见天涯芳草,便忆及翠裙,表“长勿相忘”之意。五代词中希见之品。又云:空清晓欲别,次第写来,与《片玉词》之“泪花落枕红绵冷”词格相似。下阕言行人已去,犹回首丁宁,可见眷恋之殷。结句见天涯芳草,便忆及翠裙,表“长毋相忘”之意。
中国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上片别时景,下片别时情。起写烟收星小,是黎明景色。“残月”两句,写晓景尤真切。残月映脸,别泪晶莹并当时人之愁情,都已写出。换头,记别时言语,悱恻温厚。着末,揭出别后难忘之情,以处处芳草之绿,而联想人罗裙之绿,设想似痴,而情则极挚。
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云韶集》:“春山”十字,别后神理。“晓风残月”,不是过也。结笔尤佳。
近代古典文学家李冰若《栩庄漫记》:“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词旨悱恻温厚,而造句近乎然,岂飞卿辈所可企及“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将人人共有之情和盘托出,是为善于言情。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