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诗集

注解

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秋半:八月。虏弦开:一语双关,既指挽弓射猎,又指回鹘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云外:一作“云际”。
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
须知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胡:指回鹘,也称回纥。
莫厌:一作“好是”。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
菰米: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莓苔:一种蔷薇科植物,子红色。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

简介

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全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次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为杜牧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佳句

  •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翻译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评价

《艺苑卮言》:其咏物,如“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亦可观。
《求阙斋读书录》:雁为虏弦所惊而来,落想奇警,辞亦是以达人。
《诗源辨体》:七言《早雁》一篇,声气甚胜。
《唐诗鼓吹笺注》:言外有相教慎出入意。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诗慰谕流客,且安侨寓,时方艰难,未可谋归也。前解追叙其来,后解婉止其去。
《五朝诗善鸣集》:牧之之咏早雁,如郑谷之咏鹧鸪,都是绝吧。
《载酒园诗话又编》:《早雁》诗曰:“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喑数声来”,光景真是可思。但全篇唯“金河秋半”四字稍切“早”字,余皆言矰缴之惨,劝无归还,似是寄托之作。
《唐诗绎》:此借雁而伤流寓也。
《唐诗贯珠》:三四绝佳,承“四散”来。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此慰渝避难流落之人,欲其缓作归计而托言之也……先生之于羁旅,可谓情深而意切矣。
《网师园唐诗笺》:思家怨别。
《唐诗笺注》:“仙掌”一联,语在景中,神游象外,真名句也。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咏雁诗多矣,终无见逾者。
《咏物七言律诗偶记》:此五六“须知”、“岂逐”,七句“莫厌”,皆提起之笔,不得以后人作七律多用虚字者藉口也。
《唐诗近体》:前半写雁之来,后半挽雁之去,立格用意,犹有老杜风骨。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