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微雨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诗集

注解

林霭(ǎi):林中的云气。霭,雾气。
稍:渐渐。共:与,跟。
迥(jiǒng):远。一作“逼”。
虚:这里是空旷的意思。

简介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咏雨诗。此诗前两句写傍晚前后微雨刚落不久的情景,后两句写夜深后微雨落久的情景。全诗摹写入微,绘形绘声,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微雨的内在神韵,其妙处在于从虚处着笔,避免从正面铺写雨的形态,只是借人的感受作侧面烘托,显得非常灵活而新鲜。

佳句

  •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翻译

开始的时候,微雨像树林中浮动的雾气一样,时有时无,若隐若现;渐渐地,分掉了一点夜晚的凉意,让人感觉到了它的存在。
夜深了,它透窗入户,让灯火闪烁不定,离窗很远也能感觉到它的冰凉;仔细听还能感觉到从空旷的院子里传来的轻微淅沥声。

评价

清代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何焯曰:虽无远指,写“微”字自得神。
清代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窗迥而侵灯觉冷,庭虚故近水遥闻,写“微”字静细。
清代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田兰芳曰:写“微”字入神。
清代纪昀《玉溪生诗说》:四家以为虽无远指,写“微”字自得神也。然既无远指,则刻画亦小家数耳。问:小诗亦有不必定有远指者,如辋川唱和非即景自佳哉?曰:王、裴所咏虽无远指,而有远韵、远神,天然凑泊,不可思议,非以刻画形似为工也,自不得比而同之。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