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诗集

暂无内容

注解

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叶:一作“树”。
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简介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前二句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二句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以描写景色作为反衬的手法表达情感,笔法富于变化。

佳句

  •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翻译

听罢一曲送别之歌,朋友匆匆解缆开船。举头四望,两岸青山之间,层林尽染,红叶夺目,只是水流迅疾,归行似箭。黄昏酒睡之后,朋友早已走远。漫天风雨之中,独自走下西楼。

评价

《唐诗品汇》:谢云:醉中送别,见红叶青山,景象可爱,必不瞻望涕泣矣。日暮酒醒,行人已远,不能无惜别之怀,兼之满天风雨,离思又尚何如耶!
《唐诗正声》:吴逸一评;《阳关》诸作,多为行客兴慨,此独申己之凄况,故独妙于诸作。
《唐诗绝句类选》:后二句可与《阳关》竞美。盖“西出阳关”写行者不堪之情,“酒醒人远”写送者不堪之情,大抵送别诗妙在写情。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唐人长于送别,而《阳关》称最。他若“雪晴云散”、“蓟庭萧飒”,转相步骤,几成套语。此独舍却行子,写居人之思,立意既新,调复清逸,堪与盛唐争雄。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胡次焱注:第三句言“酒醒”,则曲罢解舟,隐然见在醉中;水急流则舟行速,所以“人易远”:三句意脉相串。第四不言别愁,而但言其景象,缱绻之意见于言外,至今读之,犹使人凄然,此诗家之妙。珽意:曲罢舟行,酒醒人远,红叶青山,忽为“满天风雨”,皆含思无穷。盖舟因水急有不可暂挽之行;去当人醉,有不忍醒时之别。至于酒醒之后,对“风雨下西楼”,情之难堪,必有甚于别时者矣。
《删订唐诗解》:酒醒之后,对风雨下西楼,情之难堪,有其于别时者。
《唐诗摘钞》:此诗全写别后之情。首二句正从倚楼目送中见出,却倒接“下西楼”三字,情景笔意俱绝。
《历代诗法》:中晚唐人送别截句最多,无不尽态极妍;而不事尖巧,浑成一气,应推此为巨擘。
《网师园唐诗笺》:凄凉欲绝(末二句下)。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写出分手之易,怅望之切。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满天”句妙造自然,非浅学所能窥见。
《诗境浅说续编》:唐人送别诗,每情文兼至,凄音动人,如“君向潇湘我向秦”、“明朝相忆路漫漫”、“西出阳关无故人”、“不及汪伦送我情”及此诗皆是也。曲终人远,江上峰青,倘令柳枝娘凤鞋点拍,曼声歌之,当怨入落花深处矣。
《唐人绝句精华》:通首不叙别情,而末句七字中别后之情,殊觉难堪,此以景结情之说也。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