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捣练子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诗集

注解

这是一首写别后相思的本义词。此词调名于《尊前集》、《花草粹编》、《花间集补》、《全唐诗》等本中均作《捣练子》,为单调。《花草粹编》中有题作“闻砧”,《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诗余醉》、《古今词统》等本中题作“秋闺”,《词的》中题作“本意”。又《历代诗余》中于调名下有注曰:“一名《深院月》,又名《深夜月》。李煜秋闺词有‘断续寒砧断续风’之句,遂以‘捣练’名其调。”明杨慎《词品》亦云:“李后主词,词名《捣练子》,即咏捣练,乃唐词本体也。”自李煜此调始见于此词。
寒砧(zhēn):砧,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古时将生丝织成的绢用木杵在石上捣软制成熟绢,以便裁制衣服。寒砧,因夜深天寒,故称。这里指寒夜之中的捣衣声。唐代杜甫《秋兴》中有诗句云:“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无奈:《啸余谱》、《尊前集》、《南词新谱》中作“早是”。
不寐:《啸余谱》、《尊前集》、《南词新谱》中均作“不寝”。不寐,不能入睡。
数声:几声,这里指捣衣的声音。
和月:伴随着月光。
到:传到。
帘栊(lóng):挂着竹帘的格子窗。栊:有横直格的窗子。

简介

这首小令通过描绘深院小庭夜深人静对断续传来的风声、捣衣声,以及映照着帘栊的月色,刻意营造出一种幽怨欲绝的意境,让人不觉沉浸其中,去感受长夜不寐者的悠悠情怀。

佳句

  •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翻译

暂无内容

评价

明杨慎《词品》:李后主《捣练子》云:(略)。词名《捣练子》,即咏捣练,乃唐词本体也。
清陈廷焯《云韶集》卷一:古人以词名为题,他本增“秋阑”二字,殊属恶劣。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曲名《捣练子》,即以咏之。乃唐词本体。首二句言闻捣练之时,院静庭空,已写出幽悄之境。三句赋捣练。四五句由闻砧者说到砧声之远递。通首赋捣练,而独夜怀人情味,摇漾于寒砧断续之中,可谓极此题之能事。杨升庵谓田本以此曲为《鹧鸪天》之后半首,尚有上半首云:“塘水初澄似玉容,所思远在别离中,谁知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案《鹧鸪天》调,唐人罕填之。况塘水四旬,全与捣练无涉,升庵之说未确。但露珠月弓,传诵词苑,自是佳句。
王国维《南唐二主词》校勘记:“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此乐天《暮江吟》后二句,见《白氏长庆集》卷十九。后主不应全袭之。且《鹧鸪天》下半阕,平仄亦与《捣练子》不合,显系明人赝作。
唐圭璋《屈原与李后主》:后主始无奋斗之志,后亦不思奋斗,平居贪欢作乐,国危则日夜戚伤。其《捣练子》云:“无奈夜长人不寐”,《相见欢》云:“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朝朝暮暮,只觉无奈。
又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闻砧而作,起两句,叙夜间庭院之寂静。“断续”句叙风送砧声,庭愈空,砧愈响。长夜迢迢,人自难眠,其中心之悲哀,亦可揣知。“无奈”二字,曲笔径转,贯下十二字,四层含意。夜既长,人又不寐,而砧声、月影,得并赴目前,此境凄迷,此情难堪矣。杨升庵谓此乃《鹧鸪天》下半阕,然平仄不合,杨说殊不可信。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