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诗集

注解

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幽草:幽暗地方的小草。
并:更。
高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
迥:高远。
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越鸟:南方的鸟。

简介

这首诗描绘雨后晚晴明净清新的境界和生意盎然的景象,表达出诗人欣慰喜悦的感受和明朗乐观的襟怀。作为一首有寓托的诗,《晚晴》的写法更接近于「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兴」。诗人也许本无托物喻志的明确意图,只是在登高览眺之际,适与物接而触发联想,情与境谐,从而将一刹那间别有会心的感受融化在对晚晴景物的描写之中,故显得自然浑成,不着痕迹。

佳句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翻译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
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馀晖透过窗棂。
越鸟的窝巢已被晒干,它们的体态也恢复轻盈了。

评价

《逸老堂诗话》:唐李义山诗,有「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之句。世俗久雨,见晚晴辄喜,自古皆然。
《唐诗归》:锺云:妙在大样(「人间」句下)。谭云:此句说晚晴,其妙难知(「并添」句下)。
《围炉诗话》:次联澹妙。
《唐诗快》:不必然,不必不然,说来却便似确然不易,故妙(「天意」二句下)。
《唐律消夏录》:二四妙在将「天意」突说一句,然后对出晚晴。「并添」、「微注」,「晴」字说得深细。结句有意无意,亦是少陵遗法。
《载酒园诗话》:义山之诗,妙于纤细,如《全溪作》:「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龟来。」《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李义山诗集辑评》:朱彝尊云:「越鸟巢干后」,写其得意。何焯云:但露微明,已觉心开目舒,五六是倒装语,酷写望晴之极也。
《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程梦星云:此为历所从事者多见憎忌于时,而己亦为所累,久而自明,适有天幸,故于「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一联微露其旨。结言越鸟归巢。疑在桂管将入京师时作也。
《李义山诗集笺注》:姚培谦曰:晚晴,比常时晴色更佳。天上人间,若另换一番光景者,在清和时节尤妙。小窗高阁、异样焕发,而归燕亦觉体轻。言外有身世之感。
《网师园唐诗笺》:玉溪咏物,妙能体贴,时有佳句,在可解不可解之间。风人比兴之意,纯自意匠经营中得来(「天意」二句下)。
《玉溪生诗说》:轻秀,是钱、郎一格。五六再振起,则大历以上矣。末句结「晚晴」,可谓细意熨贴,即无寓意亦自佳也。
《唐诗笺要》:「并添高阁迥」,妙空迹象,下句便落筌蹄。第三句亦胜对句。
《龙性堂诗话初集》:(义山)咏物入微,写照妙语,则如咏云云「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咏雨云「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咏晴云「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是皆得象外之趣,尤不可及。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大家数语,结近滞(「人间」句下)。
《律髓辑要》:前半深厚,后半细致,老杜有此格律。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