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阮郎归 ·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诗集

注解

阮郎归:词牌名。唐教坊曲有《阮郎迷》,疑为其初名。词名用刘晨、阮肇故事。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浙江剡县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被邀至家。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已十世。二人重返天台访仙女,踪迹已杳。详见《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天台二女》引《神仙记》。曲名本此,韵密而平和,故作凄音。宋人用此调者甚众。双调,四十七字,前後阕各四平韵。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但多仅用其前半阕或後半阕,用作引子;其二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宋丁持正词有「碧桃春昼长」句,名《碧桃春》。李萧远词名《醉桃源》。曹双溪词名《宴桃源》。韩涧泉词有「濯缨一曲可流行」句,名《濯缨曲》。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有词题曰「初夏」。
高柳咽新蝉:傅子立注:「陆士衡诗:『寒蝉鸣高柳。』」刘尚荣按:「句出《文选·卷三十·陆士衡〈拟明月何皎皎〉诗》。」
「薰风初入弦」句:傅子立注:「舜帝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刘尚荣按:「详见《礼记·乐记》并孔仲远疏,又见《史记·卷一·〈五帝纪·帝舜纪〉》,又见《孔子家语·卷八·辨乐篇》。」
水沉:傅子立注:「香以沉水者为绝品。」刘尚荣按:「详见《梁书·卷五十四·〈诸夷列传·海南诸国·林邑国〉》:『林邑国者,本汉日南郡象林县,古越裳之界也。伏波将军马援开汉南境,置此县。……其南界,水步道二百馀里,有西国夷亦称王,马援植两铜柱表汉界处也。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又出玳瑁、贝齿、吉贝、沈木香。……沈木者,土人斫断之,积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沈,故名曰「沈香」。次不沈不浮者,曰「?香」也。』。」
「榴花开欲然」句:傅子立注:「梁孝元《榴花》诗:『然灯疑夜火。』杜子美:『山青花欲然。』李太白诗:『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刘尚荣按:「梁孝元诗见《艺文类聚·卷八十六·〈果部·石榴〉》,又见《文苑英华·卷三百二十六》,『疑』作『宜』。杜句出《绝句二首(其二)》,《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五》。李句出《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见《李太白诗集·卷十三》,『然』一作『燃』。」
「琼珠碎却圆」句:傅子立注:「杜子美:『棹拂荷珠碎却圆。』」刘尚荣按:「句出《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中有脱字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审前湖》,《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三》。」却,茅维《苏集》本原校:「一作『又』。」毛本据之改「又」。

简介

此词表现了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上阕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阕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营造出一种清丽欢快的情调,显得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全词以描写手法为主,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佳句

  •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翻译

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雨後的小荷,随清风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葉,愈见得红丽如燃。美丽女子正在清池边用荷葉舀水嬉耍,清澈的泉水溅起就像晶莹的珍珠,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评价

李沧溟《草堂诗馀隽·卷三》:景是写情,情在笔先,景描楮上,色色如画。
沈偶僧《古今词话》:观者叹服其八句状八景。音律一同,殊不散乱,入争宝之。刻之琬琰,挂于堂室间也。
俞乐静《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写闺情而不着言辞,不作情语,自有一种闲雅之趣。

评论区